净界法师:金刚经化解对立,安住无诤三昧

净界法师:金刚经化解对立,安住无诤三昧​ 须菩提。须菩提是解空第一。须菩提的空观,我们从《金刚经》来看,当然阿罗汉是修我空观,但是须菩提的我空当中有法空的智慧。怎么知道呢?在《金刚经》当中讲到须菩提的空观有一个特色,叫作无诤三昧。

这个三昧非常重要,他能够无诤。无诤的意思,简单地讲,他是没有一种对立的思考,我相人相这种对立,他没有。一般的阿罗汉,他的法执很重。他没有我,但是他法执很重。所以,杂染的环境,阿罗汉不是很喜欢,因为他没有办法跟杂染法共存。他的个体生命在整个整体生命的运转当中,既然产生了对立,他就产生排斥。但是须菩提能够做到无诤三昧,他没有对立。

我过去曾经在一个北部的道场讲课,有一个外道,他穿着黄色的外道衣服跑进来,就在前面那个地方比手划脚。差不多有十五分钟之久,不晓得嘴巴念什么咒,就在我前面,站在那个地方比手划脚。我完全不管他,我讲我的课。

也就是说,一个菩萨,一定要怎么样呢?无诤三昧!就是说,我们改变不了外面的环境(讲实在话,你改变不了的),你一定要能够跟他和平共处,他弄他的,你讲你的,你们两个互不障碍。

当然你内心当中要有法空智,观察一切法是如梦如幻的。如梦如幻当中,一个菩萨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呢?其实我们的生命——从法空的观念来看——生命不是追求圆满。有很多人追求圆满的生命,那你一辈子活得很痛苦,因为你根本找不到圆满的生命。


你只要从空性出来,你只要面对人事,人事就是一种差别。生命不是追求圆满的,是追求它的平衡点,找到你的定位,做你该做的事,试着跟外在的人事和平共处,因为你改变不了别人。所以古人常说,山不转水转。山一定不会转的,水转。所以,这个无诤三昧很重要,一个菩萨你要行菩萨道,基本上第一个条件——化解对立,安住无诤三昧。

你一定要让不同的人事和平共处,否则你不可能成就一个“大”字——广大。做不了!《金刚经》讲到无诤三昧时讲了很多,它主要就是破除我相人相的对立,让菩萨的功德更加的圆满。这是须菩提的特色。

优波尼沙陀等。优波尼沙陀翻成中文叫作尘性,灰尘的尘,佛性的性。这个名字是佛陀给他取的。因为他本身在因地的时候是观察色身不净。优波尼沙陀在因地的时候淫欲心很重,所以佛陀叫他观不净。观不净的时候,他先观他的色身:那个血肉是脓血屎尿,慢慢地这些脓血屎尿长出很多很多的虫,这个虫就把他的肉慢慢的吃掉了,最后他的身体变一堆白骨。

变白骨以后,慢慢时间久了,白骨就变成了灰。风一吹这个灰就消失掉了。他观察他的色身,从不净相而变成白骨,最后还归于虚空。因而得到很重要的觉悟,他觉得整个色尘的本性是空寂的,从这个地方而成就了无学道。所以,“如来印我名尼沙陀”,佛陀就给他一个名字叫尼沙陀,就是他在因地的时候,是从“色尘的本性是空”而成就阿罗汉的,叫作尘性。“等”。那个“等”就指很多很多的上座,也不能全部列出,只能够列出六个,当作整个与会声闻众的代表。这是说明参加《楞严经》法会的声闻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