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修首楞严王三昧的第二个道前基础

净界法师:修首楞严王三昧的第二个道前基础​ 第二个道前基础,就是讲到我们应该审详烦恼的根本。当我们的心开始要趋向佛道、趋向涅槃的时候,第一个很现实的就是对治烦恼。断恶修善,一定是先断恶,才能够修善。这个地方,佛陀一再地提醒我们说,你要知道烦恼的根本在哪里。这个“根本”的意思就是,烦恼平常是在哪里活动的?它的处所在哪里?

按本经的说法,六根是对治烦恼最好的方法,这个角度最佳。你从六根切入对烦恼是最好对治的。为什么呢?因为六根刚好夹在六尘跟六识的中间,它对外攀缘六尘,对内牵动六识,所以我们讲“六为贼媒,自劫家宝”。你说你直接从六识对治烦恼,很难!因为烦恼一旦变成六识,它的变化就很大。只要这个烦恼到了心识,到了了别功能的时候,你很难对治它。所以佛陀告诉我们舍识用根,就是你对治烦恼要抢第一时间,它还在六根的时候,它还在明了的时候,你就要小心了。我们治病的道理也是一样,小病的时候你就要治。烦恼在六根开始酝酿的时候,这个就是你对治的处所。这是本经一个很重要的思考。

唯识学的对治,都是到了第六意识的活动以后才对治的。《楞严经》是认为这样都太慢了,这样对治烦恼太慢了。在整个发业、润生烦恼当中,是“谁作谁受”?是谁来造作这些罪业,又是谁来领纳这些果报?佛陀的意思就是六根,因为它的位置特别的殊胜。我们对治烦恼抢第一时间,在六根的地方你就要小心,六根门头。因为它是通内通外,通于外面的六尘,也通于里面的六识,所以这个六根等于是我们对治烦恼的最好处所。


所以,两个道前基础,一个是理,一个事。理性是讲到安住的问题、发心的问题;事相就讲到对治的问题、处所的问题。好,这个是我们在修首楞严王三昧之前两个要注意的:第一个是安住的问题,第二个是对治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