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縣黨定村:跟著黨支部發「羊財」

蒲城县党定村:跟着党支部发“羊财”

“別看我只有一隻手,脫貧路上我絕不拖後腿。”這是蒲城縣蘇坊鎮黨定村貧困戶黨喜順的脫貧宣言。

2006年,一次意外讓35歲黨喜順失去了右臂,家裡全靠妻子一人打零工維持,兩個女兒還要上學,常年累月的生活壓力,讓妻子承擔了太多的壓力,2015年妻子生病,從此家庭斷了收入,生活很艱難。

2015年,在村黨支部的協調下,黨喜順在四通奶山羊養殖小區謀得一份記賬員的工作,月工資1800元,為了能夠順利適應這份工作,黨喜順苦練左手,如今他的左手已經能熟練的寫字、幹農活了。

“像我這種情況,出去打工也沒人要。1800元對於我家來說簡直太重要了,妻子看病花費,兩個孩子上學費用,家裡大大小小的開支,都靠這份工資。”黨喜順說。

“喜順哥,人勤快,肯吃苦,熱心腸,重孝道,家裡雖然有幾個兄弟,但一直是他在照顧80多歲的母親(今年4月,86歲的母親去世),村裡很多人都認可他的人品,所以把記賬這麼重要的工作敢交給他,而他三年多的記賬工作實現零失誤。”黨定村黨支部書記胡宏社告訴記者。

蒲城县党定村:跟着党支部发“羊财”

2015年,羊奶產業價格不錯,看到養殖場每天都在上漲的羊奶,黨喜順也想發點“羊財”,可考慮到啟動資金,這讓他犯了難,現在的收入只夠他家餬口,想養又怕賠錢,連個啟動資金都沒有,想法最終也只是想法。

黨支部書記胡宏社得知黨喜順有養羊的想法,就大力支持他發展羊產業,現在羊奶價格這麼好的,你在養殖場工作,順便羊幾隻羊,自己也能管理,一舉兩得。

“你只要有這想法,有這動力,啟動資金,我們想辦法。”胡宏社鼓勵黨喜順發展養殖產業。

村黨支部幫助黨喜順協調了產業直補金3000元,以及貼息貸款5萬元。

黨喜順的“羊財”夢終於實現了,2015年年底,他的11只奶山羊11只入駐四通奶山羊養殖小區,由村上提供技術指導,以保底價收購羊奶。

“現在我每個月羊奶能帶來二三千的收入,再加上每月的工資,在村黨支部的引領下,我現在日子已經過的很紅火了。”黨喜順向記者算著他的收入。

“只有精準解決群眾的困難,才能真正讓群眾真正脫貧致富,十里爛黨定,過去我們當地群眾,都這樣形容我們村。”胡宏社笑著的說。

黨定村過去有養殖奶山羊的傳統,但一直缺乏有效引導,技術落後、效益不高,由於每家只有幾隻,無法形成規模。由於羊奶必須當天銷售,而銷售渠道卻被一些小商販控制著,向村民肆意壓低羊奶價格,村民有苦難言。

2015年,村黨支部圍繞奶山羊產業發展,黨定村“兩委”幹部先後多次赴寶雞、富平等地考察學習,結合村上區位優勢、資源優勢,研究制定出了《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實施方案》,主動聯繫縣農業科技部門徵詢意見,最終把奶山羊項目確定為全村的主導產業,並規劃建設了奶山羊養殖小區。

蒲城县党定村:跟着党支部发“羊财”

“以前養羊,沒啥技術,人家企業就不願意來收咱的羊奶。”黨定村村民石樹功告訴記者。

不同於黨喜順入住養殖小區的養殖方式, 由於兒子患有智力障礙,今年已經86歲高齡的石樹功老人只能在家養3只羊,這樣照顧兒子也方便。

“兒子這樣,我不能歇呀,我要是歇著了,娃咋辦呢?”兒子成了石樹功老人的一塊心病。

“以前我早上四五點起來擠羊奶,得2個多小時,現在腿也不好使了,蹲不下去了,兒子又擠不了奶。”擠羊奶成了石樹功的“負擔”。

得知老人的“負擔”後,胡宏社的申請下,村黨支部決定由村集體資金為老人購買擠奶器。

“自從有了擠奶器後,羊奶半小時就擠完了,現在的幹部就是體貼,所以我家裡再困難也不會低頭,再不濟還有村上幫助呢,現在看病有國家補貼,有事村幹部幫忙解決,咱還有啥不滿足的。”石樹功老人說。

“針對每一個貧困戶的不同情況,村裡都會採取不同的辦法,像石樹功這樣的家庭,村裡主要是減輕了他們的辛勞,提高了勞動效率,同時也為他們家的養老問題做好後續保障工作。”胡宏社說。(陝西網記者 高偉 白雲 嚴鈺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