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丨小朱叔叔悅讀會:秋分故事

民俗丨小朱叔叔悦读会:秋分故事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

民俗丨小朱叔叔悦读会:秋分故事

秋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公曆9月22~24日。南方的氣候由這一節氣起才始入秋。太陽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秋分過後,太陽直射點繼續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開始晝短夜長,即一天之內白晝開始短於黑夜;南半球相反。故秋分也稱降分。

民俗丨小朱叔叔悦读会:秋分故事

秋分三候:

一候雷始收聲;

二候蟄蟲坯戶;

三候水始涸。

(五天為一候,三候為一節氣,六個節氣為一個季節。四季一共有二十四個節氣)

民俗丨小朱叔叔悦读会:秋分故事

秋分相關的詩詞:

中秋夜

唐·李嶠

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

民俗丨小朱叔叔悦读会:秋分故事

秋分小故事:

中秋節的來歷

民俗丨小朱叔叔悦读会:秋分故事

相傳,遠古時候有一年,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直烤得大地冒煙,海水枯乾,老百姓眼看無法再生活去。 這件事驚動了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崑崙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餘的太陽。后羿立下蓋世神功,受到百姓 的尊敬和愛戴,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奸詐刁鑽、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一天,后羿到崑崙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昇天成仙。然而,后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檯的百寶匣裡,不料被蓬蒙看到了。三天後,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

后羿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衝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聽說了發生的事情之後,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悲痛欲絕的后羿,仰望著夜空呼喚嫦娥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裡,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裡眷戀著自己的嫦娥。

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襬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不過,原來人們過的這個“祭月節”是在秋分這一天。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不過由於秋分這一天在農曆八月裡的日子每年是不同的,不一定都有圓月。如果祭月的時候沒有圓月,那可就是大煞風景了。所以,後來人們就將“祭月節”由“秋分”調至農曆的8月15,並把這一天定為中秋節了。

民俗丨小朱叔叔悦读会:秋分故事民俗丨小朱叔叔悦读会:秋分故事
民俗丨小朱叔叔悦读会:秋分故事

主講人:小朱叔叔 陳曦阿姨

小朱、陳曦是山東電視臺著名節目主持人、小朱叔叔悅讀會創始人。每天用溫暖的聲音、有趣的方式,帶領孩子們講詩詞、聽故事、學成語。深受孩子和家長們的喜愛。

小朱叔叔悅讀會,是基於微信服務號的兒童傳統文化啟蒙學習平臺。由全國多位電視臺節目主持人聯合教育專家精心打造。旨在幫助孩子們愛上傳統文化、開心閱讀。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光照亮每個家庭。掃描上方二維碼,快快加入小朱叔叔悅讀會大家庭吧!

民俗丨小朱叔叔悦读会:秋分故事民俗丨小朱叔叔悦读会:秋分故事

長按左側二維碼

識別關注濟南市教育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