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編程,學的不是編程,而是編程思維

隨著人工智能成為熱門話題,編程也成為父母們關注的焦點。很多家長又很多疑問!孩子學習編程到底有什麼用?孩子將來長大了不當程序員不是白學了嗎?

其實,讓孩子學習編程的目的並不是讓孩子寫代碼,編程思維才是大力推行編程教育的主要原因。

少兒編程,學的不是編程,而是編程思維

那什麼是編程思維呢?

編程思維看似一個抽象無比的概念,但在我們的生活中,其實到處都蘊含著編程思維模式。小到洗衣做飯,大到公司決策。編程思維是計算機科學解決問題的一種強有力的思維方式。具有編程思維的人,遇到問題能夠將一個問題清晰具體地描述出來,並將問題的解決方案表示為一個信息處理的流程。

編程思維”並不是編寫程序的技巧,而是一種高效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編程思維”就是“理解問題——找出路徑”的思維過程,它由分解—識別模式—抽象—算法四個步驟組成:

l 分解,把一個複雜的大問題,拆解成更可執行、更好理解的小步驟。

l 模式識別,找出相似模式,高效解決細分問題。

l 抽象,聚焦最重要的信息,忽視無用細節。

l 算法,設計一步一步的解決路徑,解決整個問題。

近兩年,培養孩子編程思維的話題越來越多。家長也對孩子在編程這個領域的學習越發重視。究其原因,現在任何行業都離不開計算機和應用軟件。會編程、掌握一門編程語言,就如同90年代會英語一樣重要。

然而,比學會編寫程序更重要的是,在學習編程的過程中,循序漸進的培養孩子的編程思維。

孩子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在7-15歲迅速發展,因此讓孩子在適合的年齡接觸到編程思維,對於編程思維的培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