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旅遊去博物館都不讓拍照,你知道隱藏在背後真正的祕密嗎?

為什麼旅遊去博物館都不讓拍照,你知道隱藏在背後真正的秘密嗎?

大家應該都去過博物館旅遊,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去博物館旅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隻要是大型的博物館,基本上都是不允許在遊客在博物館內拍照,在博物館入口處的顯著位置,肯定都會貼有有禁止拍照的警示語。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一聊,為什麼旅遊去博物館都不讓拍照,你知道隱藏在背後真正的秘密嗎?


為什麼旅遊去博物館都不讓拍照,你知道隱藏在背後真正的秘密嗎?


肯定現在就有很多小夥伴在說了,博物館不讓拍照,不就是為了保護文物和藏品嗎?誰不知道啊!確實,保護文物和藏品確實是不讓拍照的主要原因之一,拍照時的閃光燈會對文物造成損壞,由於博物館展覽的展品的材質不同,有些古老建築的材質大多是木製,非常容易損壞,閃光燈的反覆照射,破壞性極大,建築表面的彩漆也容易退縮、脫落。所以大家都知道,在博物館不能拍照,是為了保護文物,但今天小編要說的可是,不能拍照背後所隱藏的巨大的商業價值!


為什麼旅遊去博物館都不讓拍照,你知道隱藏在背後真正的秘密嗎?


博物館不讓參觀的遊客拍照,還有一個最主要原因,就是版權問題以及衍生品的銷售問題,博物館大部分的盈利是通過銷售衍生品來獲得的,也就是現在炒得非常火的IP,通過IP,到底能給博物館帶來多少的收入?是不是很多人不知道IP是什麼呢,IP用最通俗易懂的叫法就是知識產權!專業說法就是具有長期生命力和商業價值的跨媒介內容運營。


為什麼旅遊去博物館都不讓拍照,你知道隱藏在背後真正的秘密嗎?


我們就來舉兩個例子:

2014年龍美術館的《朱見深》展,劉益謙把他的藏品雞缸杯拿了出來。52 天的展覽雖然只吸引了五萬人參觀,但是雞缸杯複製品的銷量出乎意料!288 元入門版的一萬隻和數量未知的 888 元品鑑版、6900 元典藏版全部售罄。


為什麼旅遊去博物館都不讓拍照,你知道隱藏在背後真正的秘密嗎?


哥本哈根皇家瓷器廠的明星餐具系列《丹麥之花》(Flora Danica)經久不衰,200 年來都是世界上最奢侈的定製級禮品。它使用的圖案是收藏在丹麥皇家圖書館的那套 51 卷,共 3240 幅插圖,花費 123 年才完成的同名植物學圖譜。丹麥方面對這套插圖的版權保護做的很好,在網上幾乎找不到任何高清圖片。售價當然高得驚人,二手轉讓的一組茶杯茶碟兩件套值 400 美元,餐盤700-1200美元一張,鏤空果盆則要一萬多美元。


為什麼旅遊去博物館都不讓拍照,你知道隱藏在背後真正的秘密嗎?


還有最著名的盧浮宮的蒙娜麗莎,這幅藏品應該是全世界都家喻戶曉得。盧浮宮的蒙娜麗莎衍生品絕對是物美價廉,最便宜幾歐就能購買到蒙娜麗莎的衍生品。但是它的銷售數量是天文數字,英國的維多利亞阿爾伯蒂美術館,版權授權的盈利一年就可以達到千萬英鎊,臺北故宮的衍生品營業額達到3億多人民幣,而一些國內一線城市大型博物館的衍生品基本都可以做到三四千萬人民幣。


為什麼旅遊去博物館都不讓拍照,你知道隱藏在背後真正的秘密嗎?


這就是博物館不讓人拍照背後隱藏的巨大的商業秘密,博物館、美術館出於保護藏品。壟斷這些藏品的知識產權。從來達到盈利的目的,其實維護這些藏品一年也需要不菲的費用。而對於那些已經不受版權或者知識產權保護的藏品來說。禁止任何的攝影也就是對於它們最大限度的一種保護措施!要不以現在的網絡傳播的速度,如果可以攝影,複製品和衍生品肯定馬上遍地都是,那這些藏品還有多少的商業價值可言呢?


為什麼旅遊去博物館都不讓拍照,你知道隱藏在背後真正的秘密嗎?


各位小夥伴,知道博物館拍照背後的秘密後,你做何感想?大膽說出你內心的想法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