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名画家罗浮道人:苏六朋

苏六朋,字枕琴

,号怎道人,别署罗浮道人。清代广东顺德人。

早年曾在罗浮山中读书,从德堃学画。与张维屏、李长荣、邓大林、郑绩、梁伦恩等有往来。善画风俗人物,反映清朝中期百姓的日常活动。画风取法宋元,受闽派上官周与黄慎画风影响,细笔者尤佳。有《集市图》、《东山报捷图》、《药洲品石图》、《曲水流觞图》等。

香港中文大学藏有苏六朋《白描罗汉卷》,及广州艺术博物院藏有苏六朋《罗浮仙赊酒图》及《文会图》等。

妻余菱亦善画,与夫“红袖添香共读书”,其子苏子鸿亦是清代名画家。

清代名画家罗浮道人:苏六朋

清代名画家罗浮道人:苏六朋

【名称】清 苏六朋 太白醉酒图

【年代】清代

【简介】立轴,纸本设色,纵204.8厘米,横93.9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写李白醉酒于唐玄宗(李隆基)宫殿之内,由内侍二人搀扶侍候的情景。图中省略布景,人物造型准确,李白戴学士巾,五绺清须,面部用工笔描绘,层层晕色,表情活脱若生,眉宇间流露出高傲之态,十分传神。李白身穿白色朝袍,朱色靴、带,色调鲜明; 内侍的服饰作皂帽、青杂色衣履,色调灰暗。以服装色彩明暗度的不同,烘托出李白高昂尊贵的气势。运思十分巧妙,多用方正之笔钩勒线条,设色富有层次。是作者于道光24年(1884)二月创作的名作。

清代名画家罗浮道人:苏六朋

清代名画家罗浮道人:苏六朋

清代名画家罗浮道人:苏六朋

清代名画家罗浮道人:苏六朋

【名称】清 苏六朋 东山报捷图

【年代】清代

【简介】纸本,立轴,纵238厘米,横117厘米,现为广州美术馆藏。

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清雅与宁静。山间一隅,树木葱茏,一道清泉逶迤婉转,自山石之间缓缓流下,水声淙淙,使画中环境显得更加寂静安宁。对弈的二人神情专注,仿佛心无旁骛。画家通过对人物形体、姿态与服饰的具体描绘区分出二入主与客的关系。主人谢安的身体全部展现在观众面前,他神态高雅,气度雍容,衣冠线条宛如行云流水,简洁酣畅。客人的身体有一半被掩映在树后,他给观者的只是一个侧面,作者采用了这样一种对比的方式,有意弱化客人的形象,其目的就是为了突出画中主人的地位,从而使谢安的形象不言自明,虽是少许变化,却是别具匠心。

作品另外一个非常巧妙的地方,就是在画面的右上方,婉蜒曲折的山道上,一匹战马风驰电掣般飞奔而来。这一处微小的安排恰恰是这件作品的关键,战马上的特使是刚刚从战场上归来向谢安捷报的,这正是这幅《东山捷报图》的主题所在。作者有意把这—人一骑安排在这样的—个角落,是为了避免纵马狂奔的强烈动感破坏了画面的整体和谐与宁静。观者在看至挞匹奔马的时候,仿佛能够听到急促的马蹄声,使画面在舒缓与寂静之中平添了一种紧张与躁动,能够在—幅作品中处理好这种动与静的强烈对比是需要深厚功力的。整幅作品结构严谨,造型生动,笔法细致,设色淡雅。在山崖的晕染中,十分注重水分的应用,使崖石显得滋润透亮,如同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水气,具有典型的江南山水秀美华滋的韵味,色彩明快清爽,淡而不薄。树木的勾勒皴擦细腻精到,法度森严,颇有唐寅与仇英的遗韵。

清代名画家罗浮道人:苏六朋

清代名画家罗浮道人:苏六朋

清代名画家罗浮道人:苏六朋

清代名画家罗浮道人:苏六朋

清代名画家罗浮道人:苏六朋

清代名画家罗浮道人:苏六朋

清代名画家罗浮道人:苏六朋

清代名画家罗浮道人:苏六朋

清代名画家罗浮道人:苏六朋

清代名画家罗浮道人:苏六朋

清代名画家罗浮道人:苏六朋

清代名画家罗浮道人:苏六朋

清代名画家罗浮道人:苏六朋

清代名画家罗浮道人:苏六朋

清代名画家罗浮道人:苏六朋

清代名画家罗浮道人:苏六朋

清代名画家罗浮道人:苏六朋

清代名画家罗浮道人:苏六朋

清代名画家罗浮道人:苏六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