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用肺呼吸爲什麼不能在陸地或淡水裡生存?90%是被自己壓死的


大家都知道,今天海洋中鯨類的祖先來自陸地上,它們的祖先是一些身手敏捷的小型哺乳動物,後來這些原始鯨類的身體變得粗壯,四肢卻變得很短,在陸地上的行動能力大大受限。

事實上鯨的祖先是曾有過中陸地上生活的經歷的:在如今的巴基斯坦曾發現過大約生活在四千九百萬到五千萬年前的始新世時期的遊走鯨化石,它們是現代鯨類的祖先,這是一種可以同時行走及游泳的半水生哺乳動物。然而隨著鯨類對水生環境的長期適應,它們的腿逐漸消失,體型也變成了和魚類一樣的流線形,如今的鯨類已無法適應陸地生活,一旦擱淺如果不能獲得人類的及時救助,那麼對鯨魚而言意味著的是死亡。

鯨魚不是魚,是哺乳動物,跟我們一樣是用肺來呼吸的,所以它們擱淺上岸之後,肺部依然能夠呼吸空氣,那麼為什麼擱淺的鯨還是會死呢?有很多的原因。


首先最大的不適應源自鯨本身的體重,大型鯨類體型非常巨大,動不動就是20多米長,5、60噸重,這個體型在海洋之中有海水能夠支撐,但是到了陸地上就全靠自己的骨骼肌肉等菜葉網,這對鯨的身體器官其實構成了極大的負荷。從某種程度上而言:擱淺的鯨類當中有相當部分是被自己的體重給壓死的。

即使運氣好些的沒被自己的體重壓死,然而以鯨的體重再加上沒有四肢支撐,這意味著在陸地上由於失去水的浮力作支撐的鯨其實寸步難行,因此也就無法自己獲得食物和水分的補給。

拿藍鯨為例,光心臟就有半噸重,身長約33米,重達181噸左右,加上藍鯨體型瘦長。若沒有強有力的四肢和骨骼保護器官的話,那麼可以想到,即使是有四肢支撐。由於體重原因也會將它的器官和四肢壓碎而亡。

中型的鯨魚雖然沒那麼重,但它們也會因為擱淺而死亡,原因在於局部的壓迫,它們的受壓部位,會因為長時間的壓迫而導致局部壞死以及器官衰竭,所以只要時間一長菜葉網,中型的鯨魚也會死亡。

那些小型的鯨魚,它們死亡的原因和身體的脂肪有關,鯨魚的身上長著厚厚的脂肪層,如果它們擱淺的話,太陽的溫度會讓它們的體溫迅速升高,所以這些小型的鯨魚往往都是被曬死的。

其實鯨類的皮膚看上去堅硬,其實很嬌貴的。在海洋之中,皮膚有水分和鹽分保護,一旦離開水就遭受到烈日的暴曬,鯨類的皮膚在暴曬之下會裂開,導致受傷發炎,也會造成死亡。

生活在海洋中的鯨類,海水能夠為它們降溫,如果擱淺,暴曬會導致身體的溫度不斷上升,把鯨類活活熱死。

作為用肺呼吸的鯨其實是不能呼吸水中的氧氣的,然而它們並沒溺亡在水中是因為它們的肺活量足夠大,以致於可以長時間在水中閉氣,但它們依然需要定期浮出水面換氣,否則同樣會有窒息而死的危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