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賞析啓功先生的幾幅作品:一代書法大師就是不一樣

中國的書法具有實用價值和藝術欣賞價值,它能給人們以美的享受。也因為如此,有越來越多的人學習書法,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欣賞書法。所以如何去欣賞書法,也就日益成為書法愛好者和書法欣賞者談論的話題。

專業賞析啟功先生的幾幅作品:一代書法大師就是不一樣

啟功先生被譽為中國書法史上的最後一位大師,也有話說,中國書法,繼啟功之後,再無大家了。事實上也是這樣的,你看看中書協乃至民間很多書法家,目前為止,超過啟功的還沒有。

今天,筆者專門羅列出啟功先生的幾幅作品,做重要賞析,還望各位網友批評指正。

(一)

專業賞析啟功先生的幾幅作品:一代書法大師就是不一樣

釋文:若道春風不解意,如何吹送落花來。一九八五年春,啟功書。

賞析:這是一幅啟功先生於一九八五年春創作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用筆恪守中鋒,力貫毫端,沉穩揮運,大起大落。其起落轉折,處處著實寫來,輕鬆自如。單個的字形修長,上緊下松,圓轉秀勁,結體優美,比起啟功先生一九九〇年以後的作品來,雖然風格上還未能“獨標孤瘦”,但也顯得筆力沉雄,圓中有方,豐潤迷人。首字“若”開筆寫得大而重,以引領全篇,並定出了此幅作品的基調。第一行的三個字寫得較為規整沉穩。“春”字的撇和捺開合有度,使整個字顯得秀逸多姿。寫到“風”字時,行筆開始較為放縱,以圓轉的筆調疾速勁健而出,有飛動之勢。接著將“不”和“意”字寫得小而穩。而第二行的字,也大小參差錯落,有開有合,無不如意。第三行的“如何吹送”四個字,點畫更加跳躍,圓轉欹側,筆勢連貫,有如一股勁風撲面而來,這正好切合了字義。末行“落花來”,復歸穩重,如朵朵落花,擲地有聲。落款兩行寫得輕鬆飄逸,似有如沐春風的感覺。上下款各鈐印一方,首尾呼應,落落大方。

總之,整幅字的用筆妙在方圓並用,不方不圓,亦方亦圓。或體方而筆圓,或筆方而體圓。既十分得體地注意到了點畫的方圓變化,又充分地把握住了置陳佈勢時的擒縱關係。整體上充滿了樸拙平實的氣氛,從而使這幅作品凸現出淳厚優雅的美感。

(二)

專業賞析啟功先生的幾幅作品:一代書法大師就是不一樣

釋文:上方部分為“鵝群。堅淨翁書”。下部分跋語為“羲之有寫經換鵝故事,遂傳其平生所好,獨在斯禽。更有執筆時,食指中節聳起狀,似鵝頭者。傳會至此,只堪發噱。啟功”。

賞析:這幅作品的章法較為別緻。作品上方的“鵝群”二字,寫得厚重有力,字形修長,方圓並舉,顯得筆力彌滿。“鵝”字的筆道圓滿而筆力內蘊,以中鋒行筆,斜鉤的寫法與佈局尤見其大膽落筆,鉤法也很有個人特色。整個字既有藏鋒、露鋒,又有裹鋒行筆。結構平穩中顯趣味。“群”以方筆居多,字勢開張,折處用方筆,長撇和長豎遙相呼應,有率意之趣。整幅作品似乎是有意用一圓一方來安排,衝突中見和諧之美。也許是作者覺得兩個大字略感單調,於是就用結構優美的小字加題跋字在“鵝群”二字之下,小字的排布寬度與“鵝群”二字的完整章法的寬度相一致,使得上下成為一個完美的整體。這樣,作品就更加耐人尋味,百看不厭了。

(三)

專業賞析啟功先生的幾幅作品:一代書法大師就是不一樣

釋文:慎獨。

賞析:這幅作品純用中鋒用筆,點畫厚重果斷,有傲然挺立之勢,顯得這幅作品靜中有動,動中有靜,頗具獨處者之風骨神韻,與詞義甚為切合,凸現了作者藝術創作的境界。也許是作者認為已經筆到意到,如果再題上款字可能會有損“獨”的韻味,於是只加蓋了上下款的印章,互相呼應,使整個幅面成為一個整體。不題款字,而章法十分完滿。整幅字厚重老到,儼然一位“慎獨”者的泰然如素的神采,真是一幅耐人尋味的作品。

(四)

專業賞析啟功先生的幾幅作品:一代書法大師就是不一樣

釋文:積健為雄啟功。

賞析:斗方作品如果要字字獨立而不連貫,章法上難以處理,也很難筆勢連貫,神完氣足。在創作這幅時,啟功先生注意了這一點。將四個字寫得秀逸瘦勁,在線條的飛動上著力發揮,鐵畫銀鉤,遒勁婉通,點畫之間跳躍呼應並具有張力。同時也結合了詞意,有意表達出“健而美”的意境,洋溢著一種力度之美。

(五)

專業賞析啟功先生的幾幅作品:一代書法大師就是不一樣

釋文:三月雪連夜,未應傷物華,只緣春欲盡,留著伴梨花, 啟功。

賞析:這幅作品可以說每個字都有啟功先生自己的個性特點,而且在表現上均極盡變化之能事,又都十分自然和諧。得益於中鋒用筆的直線爽直勁健,圓潤精到,既有功夫,又有情理。結字生動自然,給人以剛勁明朗的視覺效果;而且線條又給人以柔美舒逸的婉而通的感覺。整幅作品注重法度,而有變化,氣韻連貫,達到了點畫美、結構美、章法美。字字璣珠,美不勝收,令人拍案叫絕。

(六)

專業賞析啟功先生的幾幅作品:一代書法大師就是不一樣

釋文:羲之俗書趁姿媚,才薄其奈石鼓何。我拜公祠無可獻,妄濡茅管疥巖阿。啟功 一九八八年元月。

賞析:這幅作品因為作者用筆放縱,顯得很有姿色。但放縱之時,作者又能有很好的“度”的把握,也就不致於落入放浪不羈的不雅之境。作者在創作此作品時,是用一種俊爽豪邁的筆調來寫的。雖然看起來過粗重的筆畫不是很多,但粗細變化卻不小。這是因為線條筆力遒勁,結體態勢開張。

如“羲”、“俗”、“趁”、“媚”、“祠”、“妄”、“茅”、“巖”等字,用筆時能做到收合有度,有潤有澀;而結體在平穩的基礎上,略加些佈勢上的小變化,來表現微妙之中的美,這種美其實又是最令人回味的。

如“之”、“書”、“其”、“何”、“拜”、“可”、“獻”、“管”等草書字,也各有特色。由於作者能很好地將楷、行、草三種字體揉合於一幅作品之內,所以才有如此的看頭。這一點值得書法愛好者借鑑。

(七)

專業賞析啟功先生的幾幅作品:一代書法大師就是不一樣

釋文:(1)江南好,最好是杭州。水上風來花影亂,船中人語柳絲柔,詩句滿山樓。啟功

(2)江南好,春色滿西泠。橋下清波天共碧,樓頭人意見真情,詩興柳搖青。啟功

(3)江南好,最美是西湖。金碧輝煌開古剎,梯航燈火起洋樓,四季獨無秋。湖上口占啟功

賞析:這三幅風格一致的啟功先生自作詩作品,寫得平穩中見奇逸。中鋒用筆的線條細勁而優美,粗重的筆畫不是很多,但能使欣賞者感覺到線條的粗細變化十分豐富,凝鍊,雅緻。結體簡省有度,體現高度的結字功夫和盡筆墨之能事的本領。不僅單個字優美動人,而且整幅字如亂花迷眼,充滿一種落英繽紛之美。書境和詩境一樣,優雅大方,和諧統一,實為啟功先生的上乘之作。

(八)

專業賞析啟功先生的幾幅作品:一代書法大師就是不一樣

專業賞析啟功先生的幾幅作品:一代書法大師就是不一樣

釋文:(附:這是啟功先生題同樂園中著名畫家董壽平先生畫松四首)

層蓋盤根倚太空,虯枝鐵幹勢如龍。八旬董叟摩天筆,寫得黃山第一鬆。

鱗皮磊落禁風雨,坐閱桑田幾度新。今日高堂捫素碧,分明長壽出天真。

韋偃丹青跡最奇,精工曾入杜陵詩。釣魚臺畔青松障,容我淋漓倒墨池。

華鉤雄都競入雲,名園一角靜塵氛。金元代代無窮事,且聽喬松說與君。

賞析:這幅作品是啟功先生為著名畫家董壽平先生的畫松作品而題寫的。自古以來,詞有豪放和婉約兩派;書法中有北碑南貼之分,前者是豪放雄強,後者是婉約精緻。雄強之字一味雄強,未免霸悍;而柔美之字一味柔美,也未免纖弱。我們細細欣賞此幅作品時,就會看到啟功先生為表現松柏的精神將這兩種格調互糅互滲,把這幅作品寫得既雄且秀,只不過其中秀的部分稍強一些而已。用筆爽朗有致,結構修長大方,表現出松樹的氣度和精神。整幅作品不僅筆筆精到,字字優美,而且能將楷、行、草三體和諧地揉合在一幅之內,這很好地凸現了啟功先生精妙的筆墨功夫和寬深的學問修養。

專業賞析啟功先生的幾幅作品:一代書法大師就是不一樣

至於啟功先生的書法藝術成就,蜚聲海內外,筆者不想在此妄加評論。只是在這裡,謹引用王連起先生對啟功先生書法的一段合乎實際的,極為中肯的欣賞之後的評價,以表達筆者對先生的敬仰和懷念。“(啟功)先生之書,結體精嚴,筆力凝重,而運用出之自然,點畫不取矯飾,平視之並時名家,蓋未見結構之穩妥精妙,筆勢之矯健婀娜如先生者”。

專業賞析啟功先生的幾幅作品:一代書法大師就是不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