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清 「馬後炮」型情商雷區

認清 “馬後炮”型情商雷區

認清 “馬後炮”型情商雷區

認清 “馬後炮”型情商雷區

今天在外面吃飯,

聽到鄰桌一對情侶“吵”了起來,

聲音還挺大。

我忍不住偷聽了一下細節。

男人發表了他的不滿:

我早就說過XX(城市名)

的房子肯定不好賣,你非得買...

女人更不爽:你說過嗎?

當時買那邊房子也是你同意的呀。

現在賣不掉埋怨我?

男人拒絕承認,

繼續埋怨女人當時不聽他的建議。

這氣氛讓鄰桌的我都覺得有點尷尬。

認清 “馬後炮”型情商雷區

認清 “馬後炮”型情商雷區

聽兩人對話,

我知道兩人之前

在外地某城市投資了一處房產,

現在一直賣不出去。

現在男人一直在吐槽

女人不聽他當時的“英明建議”。

男人認為自己很有先進之明,

如果當時女人聽了他的話,

現在早就套現了。

不過,這個男人身上

存在兩種可能性:

一、他真的有先見之明,

善於分析經濟環境和房產走勢,

一年前已預測到當地的房子市場並不好;

二、僅僅是一種“馬後炮”式的表現。

當時並不確定XX的房子是否好賣,

看到房子可能會漲,他也就買了。

首先,即使這個人有牛X的經濟學家眼光,

的確有先見之明,就衝他唧唧歪歪,

一直抱怨不停的樣子,

就應該被廣大女性DISS。

認清 “馬後炮”型情商雷區

更何況實際情況我認為

他“馬後炮”的可能性明顯更大一些。

認清 “馬後炮”型情商雷區

為什麼這麼說?

說到“馬後炮”,

很多人認為玩馬後炮

是一種故意扭曲事實的表現。

明明之前判斷錯誤,

但事情發生了還要表現出

自己的正確偉大,

屬於道德品質問題。

其實大部分人的品質沒這麼不堪,

他只是所謂“後視偏見”

(Hindsight Bias)的受害者。

認清 “馬後炮”型情商雷區

“後視偏見”是一個心理學概念,

是指在一個事件發生後,

人們會傾向認為在這件事發生之前

自己對這件事的預測判斷非常準確。

在這裡我更喜歡叫它“後見之明”。

也就是說,

在買房之前(事件發生之前),

這個人其實並不確定房子將來是否好賣。

但等現在房子一直賣不出去的時候

(事件發生之後),

他會誤以為自己之前

就認為房子難賣(幻覺)。

在這裡,這個人其實

並不是有意扭曲事實,

而是記憶發生了扭曲。

這只是一種自我幻覺,

一種“非故意”的馬後炮。

“後見之明”在日常生活中其實很普遍。

特別是在戀愛相處

和婚姻裡,也是最招對方厭惡的行為。

比如,有些人動不動

把“我早就知道”、

“我一直認為”掛在嘴邊:

“我早就認為這部片子不好看”,

“我早就認為他這個人人品有問題”,

“我早就不看好他”,

“我早就知道這個項目會有問題”

......

雖然我們知道

這很有可能是一種

自我感覺良好的幻覺,

但還是忍不住想煽他。

認清 “馬後炮”型情商雷區

認清 “馬後炮”型情商雷區

一個醫生會說他知道

儘管之前開處方時並不確定。

一個經濟學家會告訴說

金融危機是可以預測的,

儘管危機爆發之前

他認為經濟情況沒那麼嚴重;

心理學領域對於這個話題

很早就展開了研究。

比如研究人員

會在一個事件發生前

(比如大選中XXX獲勝)

邀請志願者預測一下

這個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而等事件發生後,

研究人員回訪了這些志願者,

請他們回憶下當時對這個事件的預測。

結果發現,

對於這件已經發生的事,

志願者回憶當時預測的可能性

要高於實際的可能性。

也就是說,

他們都會高估自己的實際預測能力。

認清 “馬後炮”型情商雷區

不管男人還是女人,

人都會有不自覺的“扭曲記憶”的傾向,

只是程度不同。

人會本能的

認為自己之前的預測正確,

因為這讓他們感覺很爽。。

可是在夫妻或者戀人中,

如果你讓另一半產生出:

“我不能決定任何事,

因為萬一出現什麼後果

他/她肯定會叨叨個沒完....“這種印象,

那麼你的另一半,

將會永遠把你設置為“隱匿的黑名單”

你也永遠不會知道對方真實的想法。

認清 “馬後炮”型情商雷區

如果“後見之明”

只是讓人自嗨一下

也沒什麼大不了,

關鍵問題是這種意淫——

容易讓人“變傻”。

“後見之明”會讓人變傻”

國外的一項心理學研究發現,

“後見之明”會改變人如何看待自己的能力。

有“後見之明”的人

會誤以為自己真的很聰明,

自己的分析判斷能力高於常人

慢慢的形成了一種

對自我能力的迷之自信。

日常生活工作中,

我們見過許多男男女女的盲目自信,

其中一個根源就是“後見之明”。

因為這種盲目自信,

他們可能會被鄙視,

可能會失去工作,

也可能把身家都賠掉。

另外,“後見之明”

還會讓人不知不覺

形成責怪他人的習慣。

認清 “馬後炮”型情商雷區

比如如果一個人

總是沉浸在有先見之明的幻覺中,

有好事發生也就罷了,

最多跟另一半吹吹牛X,

以顯示自己的英明決策。

可一旦有壞事發生,

他很可能會抱怨別人,

因為不聽從他的意見帶來麻煩。

幻覺,讓他認為自己總是對的,

但這真的只是一種幻覺。

小紅是一個挺有夢想和想法的青年。

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

她辭去工作,開始了創業生涯。

小紅的父母當時雖然認為有一定風險,

但也並沒有特別反對。

一年後,小紅的創業

因一些外力因素不幸失敗了,

回到家中,等待她的

只有父母無窮盡的嘮叨

:“我早就說過,這件事不行!”,

“你就是不聽話!”

“你將來怎麼辦?”

“你能養得起自己嗎?”

......

認清 “馬後炮”型情商雷區

這種因“後見之明”

導致的家長責備文化

會扼殺多少年輕人的冒險精神。

很多人一想起如果失敗,

等待她的會有父母無窮盡的叨叨,

什麼念頭都沒了。

認清 “馬後炮”型情商雷區

而在工作中,

“後見之明”更會扼殺

一個企業的創新精神。

比如,你負責公司一個

新產品的開發。

這是一個全新的產品,

公司一致認為這個產品會有一定風險,

但值得嘗試。

產品開發完成投市入場,

可惜未得到市場完全認可。

這時,公司一些人跳出來說:

“看吧,我早就說過這個項目不行。”

其實之前,他們認為這個產品

或許值得一試。

這種“冤屈”會讓有想法的人變得畏首畏腳,

扼殺企業的創新。

不管決策怎麼樣,

只要結果不理想,

負責的人就會被群起攻之,

哪怕之前這個決策受到所有人的贊同。

沒有人再願意承擔創新帶來的風險,

因為一旦失敗,

他就會馬上被周圍人打入十八層地獄。

在這樣的環境裡,

創新精神會被嚴重壓抑。

認清 “馬後炮”型情商雷區

總之,人往往都會

過高評估自己的判斷能力,

一點錯覺就會讓人誤以為自己很牛X。

但實際情況是——

人往往並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聰明,

未來也遠比我們想象的難以判斷。

盲目自信既會害己又會損人。

深井報告

認清 “馬後炮”型情商雷區

雅人姐——

優雅行走的女神●精

我們一直在琢麼

——如何用輕鬆的方式成為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