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利、旺旺經銷商的逆襲之路:從2千萬增長至2個億,他如何做到?


達利、旺旺經銷商的逆襲之路:從2千萬增長至2個億,他如何做到?


作者 I 新經銷FMCG資深分析師 袁來

傳統經銷商如果不轉型,就沒有未來。因為你傳統,所以你沒出路。”這是覃憲在某次會議上針對快消品渠道變革期所表達的觀點。

在覃憲看來,快消品分銷領域,經銷商這個環節已經走過了三代:從最初的供銷社,到批發市場坐商,再到直供終端做物流配送的行商。當下互聯網給經銷商帶來了更為先進的技術和工具,每個經銷商都應該積極擁抱,在市場競爭的動盪期、分銷渠道的變革期主動求變,完成第四代經銷商(經銷商+互聯網)的轉型。

近日新經銷專訪了成都·蓉城易購創始人兼CEO覃憲,他既是一名傳統經銷商,也是一名連續創業者。在快消品經銷生意中,摸爬滾打,不斷轉型、探索。有著憂患意識的他,3年時間從年銷2000萬的“小商”一躍成為年銷2億的“大商”。他是如何做的?他堅持認為,只要經銷商能握好互聯網這把“劍”,紮根一線,服務好終端小店,不管是阿里還是京東,誰來了都不怕!

一、跌跌撞撞,在困境中成長


覃憲從大二(2004年)便開始創業,開過書店,盤過茶樓,做過日化代理。2009年初,一次偶然的機會,接觸到休閒食品,覃憲覺得這是個不錯的創業項目,“休閒食品不像日化,消費者不太認品牌,只要產品色香味包裝不錯,就能產生銷售”。

休食的確是個機會,但能不能拿得下還是個問題。

2009年6月,覃憲代理了本地品牌劉香源、以及巴州的某豆乾品牌,做了四川省總代。覃憲告訴新經銷,“省代做近1年後,廠家便開始藉助我們搭建的網絡進行渠道下沉,分銷商變成了經銷商。作為省代,地位很尷尬,也沒有什麼出路,被砍掉是遲早的事。”

既然省代受制於上游,那就走到上游做自己的品牌(OEM貼牌)。2010年,覃憲開始休食品牌的運營創業,以四川為陣地,全國招商。

創業初期總是激情滿滿,預想總是美好,但現實往往骨感。數月後,問題便隨之而來。覃憲回憶,"2011年,銷售一到旺季廠家只顧自己供應,斷貨、缺貨時有發生。另外,由於產品定價低,品質一般,部分產品的動銷也是難題。"

分銷商要求退貨,為了減少損失,處理大齡商品。覃憲選擇了一些車站、社區周邊小店進行分銷。然而無心插柳,覃憲驚喜地發現一家社區小店一個月能銷售5000塊錢尾貨,這比有的經銷商賣得還多。

經過一番思考過後,2012年覃憲決定探索終端業務。

二、 轉型B2B平臺,從廠家封殺到月增300萬GMV


雖然兩腳踏進了商貿的大門,但如何走,依舊是走一步看一步。

幸好,覃憲骨子裡就裝有一顆不安分的心。2013年中商惠民進入成都,讓終端小店網上訂貨(PC端)。彼時,覃憲的商貿公司也是中商惠民的供應商。

這種“新奇”的訂貨形式,讓覃憲覺得眼前一亮。他一邊做著終端業務,一邊摸索線上訂貨。別人的轉型是因為周邊帶來的危機,而覃憲的轉型則是看準了趨勢,為突破自身業務的瓶頸。2014年覃憲引入訂貨寶系統,成立了蓉城易購平臺,11月開始正式上線運營,成為成都地方首個線上訂貨平臺。

興奮期總是短暫的。先驅往往一不小心會成先烈。

運營一段時間之後,問題又來了,覃憲告訴新經銷,“2015年是我最彷徨的一年,一直在懷疑自己,B2B到底是不是趨勢?原來我們是旺旺的分銷商,後來經銷商查到之後,給我們斷了貨,也遭到廠家封殺。跟10個同行朋友聊我們的模式,有9個都不認可,甚至還藐視。終端接受度也不盡人意,業務團隊動盪……”2015年,蓉城易購月銷售額不到200萬,銷售增長緩慢,團隊流失率很大,做得也非常累。

但阻礙似乎並沒有壓垮蓉城易購。覃憲認為,既然看準了趨勢,就沒有放棄的道理,2015年11月,覃憲咬牙堅持將線下業務全部轉為了線上。

2016年春天似乎來了。覃憲告訴新經銷,我們明顯感到廠家的態度發生了轉變,從過去的封殺變為中立(不反對、不支持)。身邊的經銷商朋友也都在嘗試著不同形式的轉型。

小成就靠朋友,大成就靠對手。因為同行對手的存在,激發了蓉城易購的團隊緊張。2016年蓉城易購銷售額也從年初的300萬/月到了年底800萬/月,經營的品類也從過去單一的休食全面向全品類進軍,引入飲品、日化、調味品等。


達利、旺旺經銷商的逆襲之路:從2千萬增長至2個億,他如何做到?



2017年蓉城易購進入發展快車道。從過去覆蓋12個行政區到18個包括郊縣。截止目前,蓉城易購經銷的SKU數近7800逾個,代理品牌達386個,其中一線品牌包括了康師傅、達利、旺旺、百事食品、徐福記等,活躍門店近9800餘家。

三、+互聯網的經銷商,一週完成3000家網點鋪市


2017年7月16日,百事食品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柯睿楠造訪蓉城易購,雙方探討了未來多種形式的深度合作。


達利、旺旺經銷商的逆襲之路:從2千萬增長至2個億,他如何做到?



覃憲告訴新經銷,過去蓉城易購只是百事食品的分銷商,直到4月份才轉正,成為經銷商。合作3個月,蓉城易購已經將樂事食品的銷售額(GMV)翻了一翻。

再者之前,蓉城易購還聯合徐福記品牌進行了新品的推廣活動,僅一週時間就幫助徐福記新品棒棒糖完成了近3000家網點的鋪市。覃憲告訴新經銷,除了完成數量上的鋪市動作,蓉城易購還通過APP即時上傳新品陳列畫面,反饋給廠家,並開放後臺數據給品牌商,廠家可以每時每刻掌握鋪市狀況,瞭解庫存、復購情況。

傳統經銷商之所以叫傳統,是因為模式的固化和效率的低下。

覃憲認為,未來要判斷一個經銷商是否有核心競爭力。關鍵指標是看經銷商有沒有深度分銷和品牌推廣能力。如果有,你可以活得很好;如果沒有,未來基本和你無緣。

互聯網工具的運用,除了體現在品牌推廣層面,還有內部的管理上。覃憲告訴新經銷,過去在業務考核上,我們通常是以銷售額為標準,暢銷品與非暢銷品按比例提成,再加上開店獎勵,以結果為導向。但如今有了信息化的工具,我們更加註重過程。

過去銷售主管開會問一線業務,銷售怎麼樣,回答無非是好或者不好,賣了多少件貨,多少家小店訂了單……。今天賣得不錯,不知道為什麼;明天賣得不好,也不知道為什麼。如今蓉城易購除了關注結果,也會更加註重過程指標:客戶拜訪量、註冊成功率、門店活躍率、新品上架率、新品回購率等。通過信息化的工具,讓業務執行動作更加透明、清晰,有理可依。

寫在最後

以上為蓉城易購轉型為地方性B2B平臺的案例。我們能夠看到,與地方性B2B平臺而言,品牌商從過去的封殺,到如今積極地擁抱,並授予經銷權。僅僅2年時間,品牌商已經開始認真、理性地看待B2B平臺的發展。品牌商的支持也將會推動更多的傳統經銷商轉型升級。

支持歸支持,轉型的經銷商還得拿出實際的行動和能力證明。品牌商不僅僅希望你能完成月度、季度、年度任務(存量市場的維護),每年階梯式的銷量增長。更需要你有新品推廣的能力(增量市場的開拓)。另外,在+互聯網的運用下,還能給品牌商提供可視化的數據。完成銷量的同時,還能反過來:經銷商賦能品牌商,這才是品牌商願意主動擁抱的關鍵。

關於傳統經銷商轉型,在新經銷看來,傳統經銷商即使不轉型,不建B2B平臺,也需要有+互聯網的思維和工具,在努力維穩存量市場時,提升自身的內功,升級自身的業務管理水平。無論未來轉型的路徑是什麼?好歹你先得有一把“互聯網的槍”在身上。否則,赤身肉搏,你肯定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