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曾经闹过笑话的诗

临江仙 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一首曾经闹过笑话的诗

本诗是宋代的诗人侯蒙所做,在高中老师讲解时没有认真听讲啊,到最后闹了个笑话。以前错误理解为:因为诗人自己本身其貌不扬,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他的人把他画在风筝上,以此为背景作了此诗。按照我以前的理解前面因为未遇行藏,才华还未显露,经历人生的风雨,到后来远赴蟾宫,表示自己及第,功成名就,直到最后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联想到高中之后,对以前无端良匠的一种嘲讽,一种被人看不起之后的扬眉吐气,经历风雨终于守得自己的阳光。因为这种理解,高考那年我曾将这首诗抄了送给同桌的一位女同学,心里是祝福她也能远赴蟾宫折桂,在考试中能有一个好成绩。可是最近再翻这首诗时,发现了其实本诗主要是嘲讽,表面上是写风筝,骨子里是讽刺封建社会那些往上爬的势利小人。“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开头自嘲,“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三句紧承表名踪而来,当画家把他形象绘在风筝上,他就随风飞上了天空。一方面,自己被画家嘲弄,无可奈何,另一方面,是对那些千方百计寻找机会往上爬的小人们的一种讽刺,一旦找到机会,就如同这风筝一样。“才得吹嘘身渐稳”写风筝借助风之力,渐渐平稳的飞起来,暗喻趁势上爬的人得到权势者的吹捧,社会地位稳固起来,而“只疑远赴蟾宫”写风筝恐怕飞到月亮上去了,暗指一心往上爬的人要去蟾宫折桂,一品登科。“雨余时候夕阳红”明写雨过天晴,落日通红的景象,实际暗喻爬上去的人有如拨开阴霾飞黄腾达的景象。“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这句直接表露,赤裸裸的说,那平地上的人,有几个人正眼巴巴地看着我高飞青天之上,进一步描绘得势小人洋洋得意的神态。名义写风筝,实际都在暗讽不择手段往上爬的小人。

有时候什么事都不能理解太片面了,或许也是站的角度不一样,才让自己理解有那么大的偏差,以至于自己闹了笑话也不知道,不知道当年高考的那位同桌的女生是怎样理解这首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