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男」的愛情常常死在房子上

一朋友,全家人收入不高,經濟不寬裕,除了能滿足正常的生活開支外,沒有多少節餘和積蓄,現在全家都還租住在政府的“經適”房裡,朋友從很早就開始相親,屢屢失敗,到現在已過而立之年,依然單身一人,成為了一名“剩鬥士”。他每次相親失敗的原因,最核心的一點就是集中在沒房上,徹底敗在“房”子上。按照現在的房產走勢,他就有可能就會一直被“剩”下,孤身一人,因為房子這個“硬通貨”是擺在他面前無法逾越的一座大山,我們也說他的愛情“常常死在房子上”。現在“剩男”群體很普遍,由於這個原因被剩下的可能不在少數,“房子”成了愛情的“滑鐵盧”。

“愛情常常死在房子上”,這句話聽起來有些現實和殘酷,但也真實地反映了一部分的客觀現實。現在有很多的女孩子在選擇情侶和配偶時,一定優先選擇有房一族,在她們心中認為沒有房子,就沒有家,沒有家,就沒有穩定感,也就沒有踏實感,我們也不能指責她們“物化”,也不能說她們過於“現實”。其實女孩子這些想法十分正常,也能理解,成家連個房子都沒有,那麼家何成其為“家”,咱們就別說人類了,就連動物嘛,不都得有個巢穴。

“剩男”的愛情常常死在房子上

再者說了,每個女孩子都希望成家後有個穩定的生活,有幾個女孩子願意在結婚後還居無定所,每天擔驚受怕、提心吊膽的看著房東的臉色,揣摩房東的心思,自己有沒有家,由房東說了算,只要是房東一不高興,自己的“家”就沒了,然後就不知道自己明天的“家”在何處,也不敢置辦一套像摸像樣的屬於自己的傢俱用品,免得搬家時就是痛苦的累贅和負擔。沒有幾個女孩子願意在家庭生活中,對於自己的每天的住處勞心費神,把自己的家整的像個“搬家公司”,說句調侃的話,就是現在有移動通訊,還沒聽說有“移動家庭”的。

權且不說沒有房子自己居無定所,四處漂泊外,一旦將來有了孩子,連第二代都要跟著四處“流浪”,孩子的入托、上學、教育等這一切怎麼辦?不能讓孩子不斷搬家,還不斷轉學吧,這不“頭不癢,抓個蝨子放頭上”,沒事找事嗎?再者說,誰有那麼大的神通想轉哪就轉哪?

“剩男”的愛情常常死在房子上

由於,女孩子對房子的重要性的深刻理解,她們在擇偶時就看中男方是否有房作為一個重要條件。而現在的現實問題,房價持續飆升、一路走高,房屋價格直接離譜,與老百姓的收入是嚴重倒掛。現在的年輕人剛離開學校走向社會,到適婚年齡的這幾年的打拼中,單憑自己那些工資收入想購買一套住房,那純粹的就是“天方夜譚”,誇張點說,連做夢都不敢想,現在要想買一套住房需要“聚眾”,靠著全家人和親戚朋友眾人“添薪”,才可能實現,而很多則是儘管已經用了眾人之力,才僅僅夠個首付,這還是家裡成員的經濟條件寬裕允許的,這樣的雖然苦點累點,好歹還能弄個房子,相比還算是“不錯”的,如果自己的親友經濟條件不行的,那麼買房子的事想都別想,很多隻能是望房興嘆了。

“剩男”的愛情常常死在房子上

居高不下的房價已成為越來越多老百姓心中的痛,也成了擺在許多青年人面前難以跨越的一個大山,在高企的房價面前愛情已變得是蒼白無力,有更多的女性堅持先買房後結婚,要結婚須有房,有的甚至於無房不嫁,未來的“丈母孃”也是堅決站在女兒這一邊,怕沒房女兒嫁過去受苦,固守“有房產證叫丈母孃,沒房產證只能叫阿姨”的理念。

在這種形勢下,有沒有房子成了未婚男青年在婚戀之中的的重要籌碼,有無房子是男青年在婚戀選擇時的重要競爭力,房子成了決定婚戀成功的“利器”,沒有房子在婚戀過程中的失敗率是很高的,在“剩”男群體中,“剩”的原因各式各樣,但有相當一部分是因為房子問題擇偶不成,最後因為沒有“剩”的房而“剩”了自己,最後一拖再拖、一誤再誤,無奈的成為了“剩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