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会经营IP的人,可能是这个一直活在你童年记忆中的人

2017年的中国作家富豪榜榜首的位置,被一个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名字占据着——郑渊洁。

说他熟悉,是因为他笔下的皮皮鲁、鲁西西、舒克、贝塔等角色构成了80后们最美好的童年回忆;而说他陌生,则是因为,他已经超过15年没有新连载问世了。但奇怪的是,郑渊洁仍能长年在作家收入榜上排名前列,甚至时不时问鼎。

中国最会经营IP的人,可能是这个一直活在你童年记忆中的人

这可能要归功于郑渊洁的儿子郑亚旗,他是北京皮皮鲁总动员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的CEO,代理郑渊洁全部作品的版权,他的目标是把父亲的作品做成“像漫威一样有着强大影响力”的文化产品。

一开始,这个目标看起来遥不可及,实现起来异常困难。

2005年,郑亚旗创办了杂志《皮皮鲁》,并担任主编。如同郑渊洁1985年创办的《童话大王》一样,郑亚旗也像父亲那样一人承包了杂志的大部分工作,在版权页面上,除了总编郑亚旗的名字是真实的,其他从封面设计到排版再到编辑,名字都是虚构的——因为背后都是他自己。

中国最会经营IP的人,可能是这个一直活在你童年记忆中的人

不过尽管有皮皮鲁这个著名IP加持,但在2005年,杂志仍不好卖。因为过去很多年,郑渊洁除了写作,唯一的社交就是与出版社的编辑对接,所以并没有什么商业资源可以介绍给儿子。郑亚旗于是拿着样刊去北京甜水园图书批发市场挨个敲门,终于找到一家愿意出版的书商,条件是亏损自负。然而开张3个月他就赔光了80%的积蓄,之后他调整定价策略,用了一年的时间才让杂志扭亏为盈,一直持续到2010年郑亚旗的公司成立杂志才停刊。

杂志步上正轨后,郑亚旗又尝试了更多品牌经营的方式。先是劝说父亲放弃之前那家并不擅长儿童图书运营的出版社,签约到以出版儿童文学、青春文学和绘本见长的21世纪出版社,之后又说服父亲把讲故事的能力变现,与吉林电视台合作推出脱口秀《郑氏胡说》,并登上了当时所有一线的脱口秀播出平台。主持电视节目和做商业演讲不仅带来了更高频率的曝光,拉动了图书销售,也成为郑渊洁一项重要的收入。

中国最会经营IP的人,可能是这个一直活在你童年记忆中的人

2010年开始,国内影视文化行业出现爆发前兆,越来越多的游戏公司、影视公司找到郑渊洁,想谈下游戏形象授权和电影改编权。一开始,郑渊洁跟风其他的作家朋友,觉得自己几万字的故事能额外获得几十万元的收入是件划算的买卖,直接就卖出去了几个。郑亚旗则提出一个不同的想法:先以保底价格拿到父亲的全部版权,再每年给分红。

亲父子明算账,当时郑亚旗手中的资产不足以买下郑渊洁的全部IP,于是他想到了去融资,这便是皮皮鲁总动员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的初衷。2010年,郑亚旗带着他的商业计划拜访了北京80%的VC,但当时很少人真正理解IP运营应该怎么做,资本市场更关心你对标哪家外国公司。

而对郑渊洁的作品,他们更在意的一点是,当年看皮皮鲁长大的读者已经成为父母,他们的孩子目前正热衷于抱着iPad看小猪佩奇和喜羊羊,还有多少人看皮皮鲁?郑亚旗以漫威模式为参照说服了投资人,最终在2011年拿到了北极光千万元级的A轮融资。而随着IP热潮的爆发,2017年皮皮鲁总动员再次获得正心谷、星瀚资本、海通开元等多家基金合投的千万元级别融资。这个IP的优势在于,所有故事是郑氏父子的自有独家IP,而且影响力很大,这在当下的IP市场比较少见。

中国最会经营IP的人,可能是这个一直活在你童年记忆中的人

资金到位之后,郑亚旗与郑渊洁签下上百页的知识产权合同,拿到了父亲几乎全部作品的版权,正式开始了他想象中的“中国漫威”之路。

首先是扩充图书品类。儿童图书行业里,码洋最高的两个门类就是儿童文学和绘本,郑渊洁的书在儿童文学中已经占了第一,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占据其他类型的市场份额。目前其公司的40个人团队中有一半是做内容的。

与此同时,郑亚旗重新寻找了图书销售的合作伙伴,由浙江少儿出版社和当当网独家负责线下线上的发行和销售。2007年郑亚旗曾创立皮皮鲁讲堂,这是一个由郑渊洁亲自授课的线下作文课项目,授课时他会别上录音笔,结束后再与21世纪出版社一起将内容整理成书出版。

通过这个讲堂,郑亚旗与全国中小学校园建立了合作关系,定期在校园中演讲和赠书也让郑渊洁的著作成为中小学生的必读书籍之一。这条在校园里铺设的渠道到现在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最会经营IP的人,可能是这个一直活在你童年记忆中的人

图书出版之外,有声读物是郑亚旗开发的另一条产品线。在1980年代末,国内就已经有鞠萍讲郑渊洁的故事的节目,当时的节目是录成磁带,销售业绩不错。后来磁带被CD取代,郑亚旗也想过制作成CD在加油站里售卖,但彼时电商渠道有限,加上盗版音频盛行,有声书项目被一直搁置,直到喜马拉雅FM、蜻蜓FM等平台出现。

2015年2月,皮皮鲁总动员与喜马拉雅FM达成版权合作,郑渊洁等一批儿童文学作家成为后者的第一批版权采购内容,当年6月喜马拉雅FM就上线了《舒克贝塔历险记》。2016年之前,知识付费模式尚未形成气候,当时平台的主要收入仍靠广告,《皮皮鲁总动员》在以电台栏目的形式播出之后,迅速成为儿童频道有声书品类的冠军。

2017年,亲子儿童类内容是喜马拉雅平台上销售增长最快的一大品类,其次是人文历史、外语、商业财经。而截至2018年7月17日,《舒克贝塔历险记》(上部)的付费播放量达到2888万,目前共有101集。

中国最会经营IP的人,可能是这个一直活在你童年记忆中的人

2018年年初,皮皮鲁总动员又进驻了蜻蜓FM。目前,在蜻蜓FM上,皮皮鲁总动员总共上线了450期节目,除了《皮皮鲁传》《鲁西西传》这些经典内容,蜻蜓FM还出品了基于这些经典IP的衍生节目,比如《动物王国系列》和《送给孩子的安全百科》。

目前,有声书每月能为皮皮鲁总动员带来百万元的点播分成,但郑亚旗并不想指着这些项目赚钱,他会在合同中特别关注平台方匹配的宣传推广资源,评估其对传统图书业务的拉动。2017年,郑亚旗将郑渊洁作品的销量从一年60万册(2005年)做到近1000万册,销售达到1.5亿元码洋,比2016年增长了30%,在图书领域算得上一个优秀的成绩。

但对IP开发,尤其是童话和漫画类IP而言,让其能真正动漫化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郑亚旗承认,郑渊洁这个“童话大王”的名气在当今儿童心中日渐减弱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是缺少影视和动画产品。

《喜羊羊与灰太狼》和《熊出没》分别通过大电影占据了12岁以下的大部分儿童市场,1989年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动画片《舒克和贝塔》《魔方大厦》是郑渊洁仅有的两部被动漫化的作品,距今已经有30年了。

中国最会经营IP的人,可能是这个一直活在你童年记忆中的人

《魔方大厦》

郑亚旗不想“毁童年”,他在等待合适的时机:最近两三年,国家开放了二孩政策,让儿童市场的受众扩大了,更重要的是动画的播出渠道正在从电视台向视频网站倾斜,各家视频网站纷纷意识到儿童内容将成为未来重要的流量入口,后者对儿童动画片有着迫切的需求,版权的购买价格和动画IP的投资力度出现了大幅度增长。

最终,郑亚旗选择了腾讯视频。从2016年9月开始,腾讯视频就着重儿童IP创投,推出了一个专为儿童定制的平台“小企鹅乐园”,不仅加大了投资,还配有市场、产品、技术等多个部分组成的上百人的运营团队做支撑,目前该平台已经投入了14个IP项目,包括低幼关爱、重塑经典、成长教育三大品类。其中与皮皮鲁总动员合作的《舒克和贝塔》拿到了腾讯视频最大体量的投资。

除了重塑经典外,郑亚旗还意识到了一味消费老粉丝情怀的风险,因为“目标用户的年纪在4至6岁,《舒克和贝塔》又是偏男生向的故事,而且腾讯视频本身的用户75%以上是三四线城市的用户,他们对很多内容的夸张和激烈程度要求会更高,因此双方最终选择了小朋友们更熟悉的三维动画制作方案。

制作公司则选择了制作过《驯龙记》动画剧集和《巨怪猎人》的光云动画,而且开放IP的投资权给制作公司,由企鹅影视、皮皮鲁总动员、光云动画共同投资。郑亚旗透露,《舒克和贝塔》的总成本已经达到每分钟近10万元,定于明年7月播出。

中国最会经营IP的人,可能是这个一直活在你童年记忆中的人

除了与腾讯视频合作开发《舒克和贝塔》,皮皮鲁总动员还与爱奇艺合作,改编自郑渊洁同名童话的故事短片《故事贩卖机:驯兔记》也入选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国际短片竞赛单元。另一个已经公布的动画项目是《皮皮鲁安全特工队》,将在明年寒假播出。

中国最会经营IP的人,可能是这个一直活在你童年记忆中的人

不过值得重视的是,孩子对于大IP的概念是不认可的,即使是迪士尼的品牌,在中国也需要一个重塑的过程。”

郑亚旗正在推动这个重塑的过程,除去动画剧集和真人剧集的开发,他的计划中还包括衍生品、室内主题公园和儿童体验馆等一系列方案。目前皮皮鲁总动员授权的衍生话剧每年的演出场次已经达到200场,合作方包括开心麻花、北京人艺和深圳小橙堡儿童剧场。随着2019年动画形象的逐步开发,郑亚旗正在计划在商场里开儿童体验馆。

中国最会经营IP的人,可能是这个一直活在你童年记忆中的人

随着衍生业务的增长,皮皮鲁总动员的营收结构已经从前几年以图书出版为主,变成了60%纸质和电子出版、20%影视开发、20%衍生授权,它正向着一家IP公司应有的业务结构转变。而在这整个过程中,郑渊洁已经完全退出了实际参与。

有意思的是,1983年出生的郑亚旗,念小学时便因为郑渊洁不信任学校而成为全中国最知名的小学生,并且在小学毕业后就再没接受过公立教育,他回家学习郑渊洁编写的教材,成为私塾教育的试验品。

中国最会经营IP的人,可能是这个一直活在你童年记忆中的人

郑亚旗

当年,他是父亲反抗传统教育的“作品”,如今情况反过来了——父亲已变成了儿子的“商业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