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漢字中有個字太「羞辱」老外,清朝時英國嚴禁中國人使用!

一個字讓列強重視到跟中國翻臉,禁止中國人使用,太“羞辱”老外

中國的文字,博大精深,經常讓人不知所以,被說是老外了,就連中國人,有時都會被漢字的深意給繞暈了。不知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就是在寫字的時候,經常不知道是哪幾個字,因為同樣的拼音,同樣的意思,卻有幾種不同的寫法。舉個例子,“兩廂情願”和“兩相情願”,傻傻分不清。都是說雙方情願的意思,但一字相差,就不知該用哪個了。中國人都被漢字給整蒙了,更別說老外。如今學中文的老外,是越來越多,抱怨聲也是水漲船高。太難了,中文太難理解了。今天說的一個字,就“羞辱”了一番英國人。

中國漢字中有個字太“羞辱”老外,清朝時英國嚴禁中國人使用!

“夷”在中國古代,廣泛使用,寓意東方人的意思。古代有東夷、西戎、北狄的說法。所以,在中文裡面,這個字是代表地域方位的意思。當然,組不同的詞語,有不同的含義。晚清時期,中國割讓出很多領土給外國列強,英國就是其中一個。在簽署條約的時候,中國的漢字中,就出現了“夷”,這個字。然後,翻譯水平不高,把代表地域的字,給翻譯成了蠻夷的意思,翻譯成英語是barbarian,野蠻人的意思。

中國漢字中有個字太“羞辱”老外,清朝時英國嚴禁中國人使用!

英國人看到這個字,就不高興了。割地賠款,是中國人當時最該做的事情。竟然敢罵英國人是野蠻人,這不是明擺著作對嗎?合約中,就這個字,讓英國人跟中國翻臉。嚴重到禁止中國人使用,尤其是不能用在英國人身上。話說老外也太執著了,不就是個漢字嗎,意思理解有誤,解釋清楚就好了。他們非得說中國對英國不敬,不滿。

中國漢字中有個字太“羞辱”老外,清朝時英國嚴禁中國人使用!

英國人感覺太羞辱,還是被當時的中國給羞辱,簡直不能忍。在之後的談判,或者談話中,都不允許有這個字的出現。霸道的英國人,仗著比中國強大,就如此欺負中國人,還禁止中國的言行。還是因為一個字,簡直太可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