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晚年的一首佳作,只是結尾兩句,便註定流傳千古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改革家、文學家。王安石晚年由於變法失敗被迫辭官歸隱,脫離了政治鬥爭,轉而賦閒山林,飽覽山光水色。他的詩歌也由早年的以詩論事議政,轉變為以寫景抒情、詠物言志為主。王安石的絕句歷來評價甚高,尤其是其晚年絕句。他的晚年絕句以寫自然山水為主,風格蒼秀淡遠,且大都帶有畫意。如《江上》,此詩寫泛舟江上所見景物,似一幅秋江暮雲圖。

王安石晚年的一首佳作,只是結尾兩句,便註定流傳千古

江上

王安石

江北秋陰一半開,晚雲含雨卻低徊。

青山繚繞疑無路,忽見千帆隱映來。

繚繞:因為重重青山迴旋盤結,致使江流曲折彎繞,迴環旋轉。

隱映:隱隱地顯現出。

王安石晚年的一首佳作,只是結尾兩句,便註定流傳千古

本詩是王安石晚年的一首佳作,是詩人辭去相位退居金陵後,一日遊長江有感而作。詩描寫了泛舟江上所見景物,表達了詩人寧靜恬淡的心緒。

“江北秋陰一半開”寫秋天傍晚時的江北,陰雲半開,一抹藍天已帶上了晚霞的餘暉,給人一種遼遠、悠揚的感受。“晚雲含雨卻低徊”寫黃昏時的雲和雨。“晚雲含雨”照應首句,寫天空陰雲密佈,雨意濃重。“低徊”一詞以擬人化的手法,表現含雨的暮雲低垂而緩慢地移動的景象,靜中有動,將黃昏時雲霞的動態寫活,情趣橫生。這二句勾勒了一幅朦朧的“秋江暮雲圖”,幽遠淡雅便成了這幅畫的基調。

王安石晚年的一首佳作,只是結尾兩句,便註定流傳千古

“青山繚繞疑無路,忽見千帆隱映來”詩人的視角從雲轉到江邊的青山,發現山勢曲折纏繞,江流迂迴蜿蜒,似乎沒有了去路,猛然間,只見無數帆船,忽隱忽現地從遠處駛過來。詩人放眼遠望,視野雖然遇到“青山繚繞疑無路”的阻塞,卻又在 “忽見千帆隱映來”中,視野變得豁然暢通了。宋詩愛“講理”,這首詩歌也於尋常的景物描寫中蘊含了深刻的哲理。詩人借山光水色的變化寄寓人生感悟:山重水複之際,往往也是柳暗花明之時;困難與黑暗中往往蘊含著希望和光明。結尾兩句所蘊含的哲理與南宋詩人陸游的千古名句“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一樣的,只不過一個寫水上的船,一個寫陸地上的村,陸游是否借鑑了王安石的詩,這不得而知。

全詩寓情於景,意境清幽淡遠,是王安石晚年不可多得的山水佳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