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煙花三月,探尋一場千年前的送行

煙花三月,楊柳依依,花香鳥鳴。面對一河的春水,面對遍地的繁花,我不由得想起一首唐詩,和一場千年前的送行。


那是一首定格在記憶裡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也許是唐詩的韻美,琅琅上口,也許是唐詩的意美,情景交融,也許是送別的那一腔濃濃的友情,感人至勝,我對此詩一直獨有情鍾,以至想探尋孟浩然是怎樣在一個煙花三月裡去的揚州?他以怎樣的目的踏上了他的揚州之行?是寫詩?是春遊?是看一江春水的詩情?還是尋訪一位摯友?還是賞那一程的奼紫嫣紅?


尋一冊典藏,泡一杯香茗,我靜靜地尋找著千年前的記載,以期讓我看到那是一場怎樣的送行。


鳥兒嘰嘰喳喳,風兒絲絲縷縷,一院的菜花嫣然地盛開。我如同大詩人當年那一場詩情畫意的旅行,既讓人激動,又困難重重。


一屋書如同一片片大海,一場探尋如同一座座山峰,我苦苦尋覓,不畏山環水繞,一路前行。

佳作:煙花三月,探尋一場千年前的送行


尋覓裡,終於迎來了期待已久的風景,終於看到了一片柳暗花明。


那是開元十六年(公元728年)春,孟浩然時值四十二歲之青蔥,以暢遊名山大川的熱情,從襄陽來到長江之濱的黃鶴樓畔,準備啟程。恰巧與李白相逢,兩人早就成為摯愛的友朋。李白曾多次讚賞孟浩然為人之忠誠,贈詩曰:“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表達了李白的欽佩之情。此次在黃鶴樓相見,兩人均興奮不已,互問不停。


登樓遠眺,映入眼簾的是碧藍的天空,滾滾的江水。此情此景無不令人動情。


正值春暖花開,百鳥爭鳴,和煦的春風拂面,春意濃濃,令兩位詩人感嘆不停。


孟浩然度過了令他難忘的時光,他要在這裡順江而下,去美麗的揚州城。


李白為他送行,站在岸邊,折下一枝楊柳相贈,孟浩然也折下一枝楊柳回贈。


孟浩然登上了船,李白不停地向他招手,孟浩然也一步一回頭地向李白招手。看見孟浩然所乘的那葉小舟漸漸遠去,終於消失在天際,只有滾滾的江水不停地向東奔流,李白心中無限感慨。


他走到在黃鶴樓下,坐在一塊石頭上,寫下了那首流傳千古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佳作:煙花三月,探尋一場千年前的送行


李白比孟浩然小十二歲,因為興趣愛好相同,李白十分欽佩孟浩然的才華,詩讓他們倆成了高山流水的知音,成了彼此牽掛的友朋。


我想,若是李白有靈,是否依然在黃鶴樓畔等待摯友的歸程?而孟浩然是否在揚州邀約一場李白的重逢?


千年已去,又是一個煙花三月,今天,許多遊人慕名而至,尋著大詩人的足跡,泛舟而行,順流而下,以感大詩人的豪情,以賞春江的繁花似錦,如煙似霞,奼紫嫣紅,和那一段濃濃的友情。

- END -

佳作:煙花三月,探尋一場千年前的送行

溫馨提示:本平臺推廣的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互聯網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平臺版主刪除。

佳作:煙花三月,探尋一場千年前的送行

簡介

作者:宋飛,安徽省作協會員,阜陽市作協會員,教師,在多家刊物及平臺發表作品多篇。微信:1396655236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