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深圳老街:店鋪轉讓費曾炒到60萬


航拍深圳老街:店鋪轉讓費曾炒到60萬

在深圳有句俗話說,“沒到東門老街,就不算來過深圳”。不過在今天深圳的地鐵路線圖上,無法尋及“東門”站,只有“老街”站。單聽名字就可知曉,在如今的深圳,沒有哪些街道比“老街”更老。大粵網航拍團隊對這個“深圳老街”進行了航拍。

航拍深圳老街:店鋪轉讓費曾炒到60萬

位於深圳羅湖中心地段的“東門老街”形成於明代中期,又叫“深圳舊墟”,民國期間形成“深圳新墟”。在上個世紀90年代,東門便與北京王府井、上海城隍廟等地齊名。所以,誰說深圳沒有歷史?東門老街就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圖為航拍深圳東門老街。

航拍深圳老街:店鋪轉讓費曾炒到60萬

據深圳新聞網2016年8月26日報道,1950年,改墟為鎮,深圳老街正處在深圳鎮的中心,深圳市區就是以此為基點發展起來的。先有深圳墟,後又成了深圳鎮,今天的深圳市就是由此而得名。圖為航拍深圳東門老街。

航拍深圳老街:店鋪轉讓費曾炒到60萬

實際上,作為當時深圳最具代表性的商業營銷品牌,東門商戰在鼎盛時期曾經輻射整個珠三角地區,甚至很多北方市民在此活動期間打“飛的”過來搶購。作為東門商戰的主體,太陽百貨、東門天虹、東門茂業在這十幾年中貢獻出非常多的商業話題和嶄新營銷手段。其中茂業“68小時不打烊”活動噱頭十足,整個城市的消費者為了買到深度折扣的商品,可以不吃不喝在深夜排隊購買,這個場景留在非常多深圳人記憶的深處。圖為航拍深圳東門老街。

航拍深圳老街:店鋪轉讓費曾炒到60萬

不過,隨著深圳特區建設的飛速發展,原來的東門老街其陳舊和擁擠早已承載不下巨大的商業人流。1999年起深圳政府開始大力改造東門老街,歷時3年,斥資5.7億元。改造後的東門商業步行街區,總佔地面積17.6萬平方米,28棟現代化大型商廈分佈於15條主要街道。這是全國面積最大的商業步行街區,北至深圳的立新路,南至深南路,東到東門中路,西至新園路,總佔地面積17.6萬平方米,28棟現代化大型商廈分佈在15條主要街道上。圖為航拍深圳東門老街。

航拍深圳老街:店鋪轉讓費曾炒到60萬

據中國商報2013年12月26日報道,早年,東門商圈一枝獨秀,僅0.17平方公里的土地容納了10多萬人就業。在這裡,東門町美食街街道中間一個幾平方米的小攤位月租便上萬元,寶華白馬服裝批發城一間不足10平方米的商鋪租金達到了4萬元。2010年,周大福珠寶在東門買了200平方米左右的商鋪,耗資過億元。曾經寶華白馬時裝批發城一個鋪面的“喝茶費”(轉讓入場費)曾炒到60萬元,租金更達每月35萬元天價。可以說,昔日的東門是深圳首屈一指的生財旺地,深圳不少富人就從這裡發家的。圖為航拍深圳東門老街。

航拍深圳老街:店鋪轉讓費曾炒到60萬

如今問你,100元錢在深圳能幹點什麼?或許很多人說一頓飯都不夠。是的,100元錢在深圳其他地方的用途或許很少,但東門老街卻會很“經用”。在東門老街,你可以置辦從頭到腳的全部行頭,也可以品嚐從南到北的所有美食。圖為航拍深圳東門老街。

航拍深圳老街:店鋪轉讓費曾炒到60萬

不過,隨著華強北商圈檔次不斷提高,東門“商業老大”的地位已經失去。實際上我們也可以看到,東門商業還是以低檔化為主。反觀東門商業歷程也會發現,東門從來就沒有做高檔化,其特點是商品齊全、大眾化。所以100元錢在這裡才能“經用”。圖為航拍深圳東門老街。

航拍深圳老街:店鋪轉讓費曾炒到60萬

雖然東門“商業老大”的地位已經失去,不過愛來東門的人卻依然眾多。據深圳商報2016年2月15日報道,2016年春節假期,東門步行街平均客流量每天達45萬人次。人流最多一天是年初四,達到55萬人次。圖為航拍深圳東門老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