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絮語」第19天:許多家庭攝影作品其實缺少感情

「攝影絮語」第19天:許多家庭攝影作品其實缺少感情

在學習攝影的路上,袁潔陪你的第19天

1

看了一些國內的年輕攝影師拍攝的家庭攝影,我總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不是美醜的問題,也不是畫面殘酷不殘酷的問題,最大的感受其實是——這些照片總覺得哪裡出了點問題,它們為什麼很難打動我呢?

2

有些照片是智力上的,你分析完會發現這是一個專業選手拍出來的照片,攝影師懂得畫面上的一切成功法則,語言運用的都很到位,也懂得迎合攝影潮流,這類照片不能說不好,但我認為還有一類照片是非智力的,沒有那麼多經營的策略,但是能讓你長久觀看,能夠擊中你。

3

我感覺現在很多的新銳攝影師的家庭影像缺乏感情,那種感情是對自己,對家人,對生命的理解力不足造成的,美國攝影師南.格爾丁(Nan Goldin)的許多作品也非常殘酷,但能打動人,經歷多年的觀看每次還能看出新意,你能感受到作者是懂愛的,她的作品裡有感情。

4

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話,我認為年輕人的家庭攝影在生命面前總有一種解讀力不足於是隻能靠殘酷來撐場的感覺。我相信永恆,我更相信好的攝影最終要體現人性,無論你現在是20幾歲,還是40幾歲,或者70幾歲,讓我們按動快門的那個原點其實都是一樣的。沒有愛,攝影還剩下什麼?成功其實並沒有那麼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