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航失事成謎 航空安全仍待提高

4年前的馬航MH370客機失聯事件,是國人心中難以言喻的痛處。時至今日,我們仍然能夠清晰地記得,2014年3月8號的凌晨,載著227名乘客和12名機組人員的MH370從吉隆坡飛往北京在夜色之中,然後失去蹤跡。在科技發達的21世紀,一架長63.70米、寬60.90米的飛機,連同上面的兩百多條鮮活的生命,竟然在這個世界上悄無聲息消失了,一時間引起全球關注!

四年來,尋找MH370及事故原因調查的工作從未停止過,而在2018年7月30日,這起牽動全球人心的事件終於告一段落。馬來西亞當局召開發佈會,公佈《MH370安全調查報告》。這份報告洋洋灑灑,長達千頁,內容包括飛機基本信息、機組人員構成、調查和搜尋工作等信息。但根據報告結果,飛機失蹤原因依然不明。這對於等待數年的家屬們來說,無疑是不能接受的。遇難的馬航上有154位中國乘客,這不是一個冷冰冰的數字,而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他們的離去,讓整個家庭都分崩離析。禍患常積於忽微,我們在扼腕嘆息的同時,也應該引以為鑑,防止悲劇重演。

馬航的失事,暴露了許多航空運輸中安防方面的問題。

冒用證件行為猖獗,核查不嚴

登機人員中,有數位乘客冒用他人護照,後經追查發現,他們使用的是他人失竊的護照,也就是傳說中的“幽靈本”,這說明海關、安檢方面存在疏漏。國際刑警組織秘書長羅納德·諾布爾先前一直認為,假護照是全球最大安全威脅之一。到目前為止,仍然有成千上萬的被盜證件在全世界流通。為打擊恐怖主義、非法移民等犯罪,國際刑警組織的數據庫中已收錄失竊護照數據已達4000萬份,供182個成員國共享使用。然而,很多國家的邊檢都尚未和國際刑警組織實現聯網,未能核實所拿護照是否就是本人。據統計,2013年未經數據庫護照核對而登機的旅客超過10億人次。

在國內,也存在一個人擁有多個“身份證”,辦理多張護照的現象。投機取巧的不法分子,利用假護照、假身份證做一些不利於社會公共安全的事。一個人可以擁有多個身份證和護照,因此單靠證件不能說明這個人的唯一性。但是人臉、指紋、虹膜等生物特徵的唯一性可以代表這個人的基本屬性,生物識別技術可以判斷一個人的真實性。其中人臉識別則有較好的非接觸識別優勢,識別準確度不受年齡,髮型、穿戴和五官微變化。

黑匣子壽命太短,尋找不便

被譽為“空難見證人”的黑匣子,是每架飛機必備的配件。黑匣子上面會安置降落傘,當飛機發生危險,黑匣子會自動彈出安全降落。然而受技術限制,目前它的壽命只有三十天,時間一過,它也將不再發射信號,尋找它的難度無異於大海撈針。由於開展調查時,黑匣子電量耗盡,只能通過外界設備搜尋。搜尋者要使用通過裝置發出的主動高精度聲吶,探測海底、分析回波,繪製海底圖形,經過判斷後派出無人潛航器或者有人深潛器進行確認以及打撈。由於目前的搜索打撈技術還不夠先進,即使花費鉅額資金尋覓數年,也未能覓得蹤跡。

空管不嚴密,救援不及時

報告中還顯示,當MH370從馬來西亞飛經越南時,胡志明空中交通管制中心沒有及時與航班建立雙向通信,也未通知吉隆坡空中交通管制中心。而吉隆坡空中交通管制中心也不聞不問,沒有核對飛機位置信息。空管在馬航失聯20分鐘後才發現異常,未能立刻啟動緊急預案,也沒向聯合空中交通管制中心發出警報,影響了救援速度。而空中交通管制方式在20年代後期已實現自動化。顯而易見,空管部門存在嚴重的瀆職行為。

空中管理系統由由導航設備、雷達系統、二次雷達、通信設備、地面控制中心組成,能夠有效監視、識別、引導覆蓋區域內的飛機,貌似無懈可擊。然而,馬航通訊被切斷後未能做出應對措施、飛機失聯沒有即刻預警,說明了管理系統的智能化還有待加強。

結語:我們害怕的是突如其來的生離死別,悲劇的原因又語焉不詳。安防無小事,嚴格的規定,只為了保障每個人的平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