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壁墙奇观:天旱不雨,泼水有龙雏形,下雨前,龙嘴里滴水珠

影壁墙奇观:天旱不雨,泼水有龙雏形,下雨前,龙嘴里滴水珠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日前的出行中,“源易缘”小伙伴在河北邯郸,遇到一个文化奇闻趣事。

在千年古观——黄粱梦“吕仙祠”的山门对面,有一处绿色琉璃瓦顶的影壁。听当地的老人讲,这处影壁墙可不是一般的影壁墙,且还很神奇。

具体怎么不一般?“源易缘”在看完了相关文字资料和老人的口述后,走近该影壁墙发现,此处建筑始建于清代。墙壁的中间有两条活隐活现的龙,人们称之为:“双龙戏珠”;

而墙壁的四角,还四条黄色小龙腾空欲飞、跃跃欲试。

影壁墙奇观:天旱不雨,泼水有龙雏形,下雨前,龙嘴里滴水珠

吕仙祠的影壁墙起什么作用?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中国的“四灵”。龙,不仅是中国的图腾,还是能在陆地行、水里游、空中飞的,能屈能伸、兴云降雨的神物。

中国的风水学又讲究藏风聚气。可见,此处的影壁墙,不仅图个吉祥,还有藏风聚气和避邪的作用。

“这道墙非常的有灵性!”景区里一位老人告诉“源易缘”。

对于山门对面的影壁墙,更有趣的还有当地老人们神乎其神的传说。

相传,绘有6条龙的影壁,每当干旱季节来临时,当地的人们只要向影壁墙泼上水,墙壁上就会出现龙的初形。

影壁墙奇观:天旱不雨,泼水有龙雏形,下雨前,龙嘴里滴水珠

然后,这条头就会由小变大,再接着龙头、龙身、龙尾就会历历在目,不出3天,天空就会降雨。

而河北邯郸当地民间流传更广的另一说法是,每到下雨前,龙嘴里就会往下滴水珠。

每到这时,人们就会提前知道要下雨了。因为“龙嘴里滴水珠”的现象,就是下雨前的预兆。

为什么这个影壁会有此神奇的传说或现象?这和“吕仙祠”的宫观有一定的联系。

隋末唐初时期,唐高祖李渊信奉道教,并曾拜道于老子李耳为祖先,用道教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影壁墙奇观:天旱不雨,泼水有龙雏形,下雨前,龙嘴里滴水珠

“上有好者,下必甚焉!”,道教观宫便在全国各地纷纷建立。

由国学大师、著名书法家启功曾为河北吕仙祠山门的门楣写下了“邯郸古观”四字。

查阅资料发现,“观”字原为观光、观望之意。因其建筑高耸矗立,可供人眺望、远视。

《易经》64卦的第20观,就是“观”卦。此卦说: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由此可知,古人很早以前就懂得以宗教、以神道的真善美和正能量,来教化民众。

唐宋之后,规模较大、影响力大的道观,还被称为“宫”。

影壁墙奇观:天旱不雨,泼水有龙雏形,下雨前,龙嘴里滴水珠

明朝时期的嘉靖皇帝,也是极为信仰道教,曾拔专款扩建维修并敕赐“风雷隆一仙宫”,使得吕仙祠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建筑建。

清朝康熙和乾隆时期,官员们也相继对此地重修。

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更是吕仙祠居住过,使得黄粱梦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而这处一进山门,便可看到的神奇影壁墙,随着吕仙祠的地位不断提高,也“水涨船高”,使得一些有趣的传说,留传至今。

就此话题,您有哪些看法或高见,欢迎留言互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