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火爆 何時入手最合適?

2018年第四季度馬上就要到了,回顧今年前三季度,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明顯呈現下降趨勢。

數據顯示,8月份,全國銀行理財收益環比下跌8個基點至4.44%。其中,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為4.61%,較上月下降0.11百分點。對比去年12月,該項數據為4.81%,直線下降了20個基點。

分析指出,2018年第四季度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仍會維持下行態勢,但下跌幅度不會太大,估計會維持在4%-5%之間。年化收益率5%以上的銀行理財產品會越來越少。

事實上,進入2018年以來,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持續下跌。據統計,從年初的5%跌至現今的4.4%左右,跌幅達12%。這是因為,在經濟下行壓力之下,央行採取貨幣寬鬆政策,向市場釋放了大量流動性,市場利率回落,導致銀行理財收益出現下跌。儘管如此,由於股市長期低迷,P2P又頻繁暴雷,導致很多投資者從股市和P2P撤出資金,轉投穩健的銀行理財產品。雖然銀行理財收益並不是很高,但勝在風險低,收益穩定。

銀行理財火爆 何時入手最合適?

在市場風險高企之下,收益穩定的銀行理財產品對投資者來說顯然更有吸引力。投資者更多的是出於避險的考慮,紛紛購買銀行理財。那麼,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下跌趨勢會持續嗎?什麼時候購買銀行理財比較合適呢?

應該說,今年以來,我國經濟下行壓力不減,這一點從之前公佈的GDP數據便可窺知一二。數據顯示,2018年二季度,我國GDP增長6.7%,比一季度下降0.1個百分點,說明我國未來經濟仍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在這種情況下,為刺激經濟,央行仍會執行寬鬆的貨幣政策,採用各種工具釋放流動性,市場資金保持充裕,市場利率仍將繼續下行。在資金成本下降的情況下,理財產品收益也將走低。長期來看,未來銀行理財收益率持續下跌是大勢所趨。

但值得注意的是,國慶節就要到了,在節前由於大眾消費購物需求較高,導致銀行面臨較大提現壓力,有可能出現銀行“錢緊”的現象。這時,銀行通常會發行一些節日專屬理財產品來吸收資金。一般來說,節日專屬產品的收益率往往比一般產品的收益稍高一點,而銀行提高理財產品收益率的目的就是想吸收更多的資金以應對大量提現的壓力。

所以,國慶節前銀行理財收益率有可能出現上漲,但幅度會比較有限。因此,想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者,一定要抓住國慶節前的這個好時機,及時出手。此外,在銀行理財收益不斷下行的情況下,投資者適宜購買中長期產品,提前鎖定高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