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整天嘮叨,孩子會「選擇性失聰」 媽媽課堂提示莫做嘮叨型父母

會教育孩子的父母,是寬容的,寬鬆的,寬厚的,是給孩子留用空間的,而不是一味地反過來,如果孩子長期被嘮叨,在負面情緒的影響下,面對無可逃的處就會啟動“選擇性失聰”來保護自已。一旦出現這種情況,父母的教育就不起作用了。

2014年的一天,我在小區門口遇見了薇薇媽,她一見到我就拉著我訴苦:

唉,現在的孩子,怎麼一點兒都不知道理解父母呢?早上,薇薇吃完飯收拾書包準備上學,我一邊幫她收拾,一邊叮囑地:“上課好好聽講;放學後別在路邊攤買東西吃,上回亂吃東西拉肚子,你還記得嗎?......還沒等我說完,她就不耐煩地皺了皺眉頭,對我說:“媽,我知道了,你別囉嗦了!”

下午,薇薇坐在書桌前寫作業,我走過去,說:“薇,今天都上什麼課了?老師講課都聽懂了嗎?能跟上老師講課進度嗎?跟不上我給你請個家教怎麼樣?你們老師的普通話不好,我和學校說說?”

我沒覺得自己說了什麼不該說的話啊,可是她卻衝著我大喊:“哎呀,媽,我求求你別說了!你真嘮叨!聽得我耳朵都起繭子了!”

你看看,現在的孩子怎麼這樣和自己媽媽說話?我還不都是為了她好!

不難發現,薇薇媽犯的最大錯誤就是喜歡嘮叨女兒,以至於女兒產生了牴觸情緒。

父母整天嘮叨,孩子會“選擇性失聰” 媽媽課堂提示莫做嘮叨型父母

嘮叨幾乎是每位中國父母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的問題。父母愛孩子,為了讓他們少犯錯誤、少遇到些挫折,時常喋喋不休地提醒他們:放學早點回家、下雨記得帶傘、天冷了穿厚點兒......

要知道,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庸,而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確實需要引導,但並不想每天父母重複同樣的話。試想,工作中,如果你的上司整天對你嘮嘮叨叨,你會不會感到厭煩?如果你是個敏感的人,或許還會覺得領導不相信你的能力孩子同樣如此,他們需要父母的信任、理解和支持,而不是嘮叨。父母整天以愛的名義嘮叨孩子,他們遲早會疏遠我們,那麼如何不嘮叨地愛我們的孩子呢?

父母整天嘮叨,孩子會“選擇性失聰” 媽媽課堂提示莫做嘮叨型父母

一個夏天的午後,天氣悶熱,我騎著電動車送妞妞上學。炎熱的太陽照著我,感覺皮膚都在發疼。終於快到學校了,我鬆了一口氣,結果妞妞突然小聲說:“媽媽,我差點兒忘了,老師讓買水彩筆,下午有美術課。”

我感到陣陣“疲憊”,有點不耐煩地說:“你不早說呢,現在騎回去買,你就遲到了。下次如果老師要再讓買東西,你早點說,可別像這次似的。再說,送完你,我還要工作呢…,…”我的話還沒說完,女兒便跳下車,一臉不高興地說:“不買了,學也不上了!”然後,大步流星地往家的方向走,全然不顧來來往往的車流。

我在後面騎車追,衝到她面前,剛想質問她為什麼這麼不聽話,卻看到她兩眼紅紅的,眼淚不停地往下掉:“媽媽,我覺得我很可憐!”

我的頭像被木棍打了一下,悶悶的疼。妞妞越哭越大聲:“媽媽,你心煩時可以衝我發火,可是我也委屈啊!......"

“我覺得我很可憐”這句話使我猛然驚醒,意識到可能在教育方面出了問題,給了孩子不好的感覺。這件事情後,我開始有意控制自己的情緒,變說為聽認真聽孩子內心的想法,不論自己多忙,多累。

父母整天嘮叨,孩子會“選擇性失聰” 媽媽課堂提示莫做嘮叨型父母

也許有人會覺得,這樣是不是對孩子太疏於引導了。我反倒覺得、這是為人父母必須做到的一點。自從轉變了相處模式,漸漸地,我發現與女兒的關係越來越密切,溝通也順暢多了。

真正懂教育的父母,絕不會對孩子做的每件事指手劃腳,而是給予他們更多的尊重和寬容。放手讓孩子去做,只有在他們犯原則性錯誤時加以引導,往往這樣更容易獲得孩子的信任和認同。作為父母,更應該認真傾聽孩子的話,做到真正,全面地瞭解孩子,而不是一味地嘮叨孩子。

父母整天嘮叨,孩子會“選擇性失聰” 媽媽課堂提示莫做嘮叨型父母

我的一個同學,40歲時才懷孕,結果孩子早產,生下來才4斤多點,在北京兒研所的保溫箱待了半個月才順利活下來。為了表達孩子的來之不易,他們給孩子起名為星星。

星星簡直就是他們一家人的心肝寶貝,我這個同學更是恨不得將最好的都給孩子。星星不僅吃的是進口奶粉,穿的、用的也全是品牌貨。星星漸漸長大但體質比較弱,時不時生病,我同學就更心疼了。擔心孩子吃不飽,就端著碗在後面追著喂:孩子不愛喝水,她就想方設法設置各種獎勵。

星星上了小學,每天早上我同學都會叮囑他說:“在學校要多喝水!”“今天天氣有點冷,你多穿件衣服。”……最開始星星耐心答應,慢慢他就厭煩了。有次,星星被問急了,竟然瞪著眼說:“媽,你能不能別總嘮叨我!”

當同學跟我說起這件事時,她滿臉的無奈:“我也知道這樣喋喋不休地問,孩子肯定會厭煩,可是我真的擔心他的身體。”

我安慰她,並給她分析了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心理,然後提出一些建議。從那以後,她減少了對屋星的嘮叨、叮囑,也不再追問學校發生的一切了,母子倆的關係也逐漸改善。

每個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都想把最好的給孩子,可是如何把握愛的分寸呢?孩子總有一天會長大,對孩子的事情件件插手,飲食起居事事操心,不停地叮嚀囑咐,不厭其煩,很容易讓孩子出現負面情緒。最好的方法就是給孩子適當的愛。

父母整天嘮叨,孩子會“選擇性失聰” 媽媽課堂提示莫做嘮叨型父母

每一個家長都在愛著自己的孩子,有的甚至把孩子所有的時間都佔據,填鴨式的關心和愛,完全沒有孩子一點自由空間,有的孩子甚至直接把父母的微信設為黑名單或者屏蔽。

有時候愛是一個恰當的表達,同頻的交流。就如孩子心血來潮爬山一樣,他自願的可以一股子勁半跑著上去,大人跟都跟不上,到了山頂都看不出孩子累。然後被人逼迫著往上爬,三腳他們都邁不動。

父母整天嘮叨,孩子會“選擇性失聰” 媽媽課堂提示莫做嘮叨型父母

作者本是一名國際註冊電子商務師,後來鑑於跟父母不能同頻進而改行做的農業,成立了齊魯媽媽。七年農業的堅持,贏得了眾多人的支持和認可,齊魯媽媽農產品也開始走入千家萬戶。

今年,齊魯媽媽在原有農產品種植和銷售基礎上,再次升級,啟動了媽媽課堂。

敬請大家關注-齊魯媽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