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班級管理?——凡事先立規矩

大家都知道,青春期的孩子叛逆心較強,難以管理。很多老師和家長,嘮嘮叨叨,惹得孩子們厭煩不說,也沒有起到任何效果。對此,我有兩樣實用性“法寶”,和大家分享。一樣叫做“

凡事先立規矩”;一樣叫做“增加犯錯成本”。今天重點給大家說前一條。

如何進行班級管理?——凡事先立規矩


規矩能讓孩子自願接受是前提。

強加給孩子的規矩,就算他們口服,也未必心服,在執行過程中就會大打折扣。所以,每學期開始,我都會和孩子們一起,專門拿出一節課的時間,來重新探討我們班的班規。同學們有什麼意見和建議都可以提出來,充實進班規。直到全班同學都能接受,班規就制定了。我們要明確一個前提——孩子是想進步的,是明道理的。我們要深知一個理念——制定規則不是為了約束孩子,而是為了孩子更好的發展。我們要掌握一個方法——規矩的制定一定要讓孩子參與其中,絕對不能搞強制攤派。

給家庭教育的一點建議:如果你事先沒要求,就不要怪孩子犯錯。單純的嘮叨是沒用的,可以利用家庭例會,和孩子一起探討為了解決問題,如何制定規則。漸漸你就會發現,什麼問題都不再是問題。


規矩要有可操作性和具體性。

有的班級班規中出現很多模稜兩可的語句,比如“凡是老師上課表揚的同學加個人量化分”。這裡面就有問題,什麼才叫“上課表揚”?是老師說“你回答的不錯”,還是說“你今天進步很大”,還是說“大家要向XXX學習”。這樣的定義本身存在模糊性,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就會出現問題,更不用說誰來記錄,如何記錄,會不會產生爭議了。所以規則要明確具體,有可操作性。具體請參考我班制定的班規,不再贅述。

給家庭教育的一點建議:

比如對待孩子作業拖沓問題。制定的規則是“以後不許再拖沓了,要按時做完”。這裡面就有模糊性,孩子很難遵守。建議改成“一週內,週一到週四,8點前完成為合格;週五到周天,週六9點前完成為合格。如每天合格,獎勵出去吃飯一次;如一週內三次不合格,週末罰做家務刷碗兩次”這樣的設定有了具體的情況,有了具體的措施,執行起來才有約束力。

比如對於孩子早晨起床磨蹭問題。不停對孩子說“你快一點,快一點,別磨蹭”你會發現孩子一點改變都沒有。我們訂的規則是:“我再也不提醒你了。叫你起床後,你自己安排時間,如果你遲到,隨便老師懲罰。一週五天內,三天遲到,我將不再送你上學。”這樣的具體措施就有了約束力。

如何進行班級管理?——凡事先立規矩

我們班的班規,供大家參考


立好規矩後對事兒不對人

一個班主任要想得人心最重要的一點是公平。一個孩子的成績好並不代表他不會犯錯,無論是誰,在我班裡,成績好壞不重要,家長有無實力不重要,男女生不重要,我一律對事兒不對人。要的就是一個公平。所以,在我班裡孩子們有一句話:“13班裡說的算的不是老師,不是家長,不是同學,而是老師和孩子們一起制定的班規”。曾經有一次,兩個孩子吵架,一個孩子張嘴說了髒話,兩人到我這裡評理。我只問了他們一句:“你們說,按班規,該怎麼處理?”他們低下頭,自己說出了處理辦法。問題的解決就是這樣簡單,事先立的規矩很重要,公平的執行更重要。

給家庭教育的一點建議:

普天之下最沒用的教育是嘮叨,你會感到自己累,孩子更累。一旦制定完規則後,孩子違反,只需要問他,“按照我們事先約定好的規則,你覺得應該怎麼辦?”簡單的一句話,就可以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青春期的孩子教育需要耐心,更需要方法。得當的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後受益的將會是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