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威尼斯必坐貢多拉,那麼乘搖櫓船徜徉江南水鄉又是一種什麼體驗

去威尼斯必坐貢多拉,那麼乘搖櫓船徜徉江南水鄉又是一種什麼體驗

記得餘秋雨在我最愛的那本《文化苦旅》裡這樣寫江南古鎮:“河流雖然也可以成為運輸的通道,但對普通老百姓的日常行旅來說大多是障礙,在這裡則完全不同,河流成了人們隨腳徜徉的大街小巷。”他筆下的江南古鎮,一定要坐船去才有味道。我們被俗事牽絆,無法像餘老般灑脫不羈、有大把時間可以坐船遊遍江南,但是來了南潯體驗一下古鎮的搖櫓船,還是可以實現的。

去威尼斯必坐貢多拉,那麼乘搖櫓船徜徉江南水鄉又是一種什麼體驗

水鄉古鎮南潯河街相交橋樑通便,黛瓦粉牆綠柳拂水,組成了一幅原汁原味的江南水鄉圖。搖擼泛舟,看兩岸代表江南水鄉的紅籠高掛,古鎮的韻味、水鄉的獨特風情都沉澱於其中,成為感受南潯旅遊的又一大樂趣。鎮上小橋四通八達,船隻停泊處隨處可見。走過悠長的雨巷,坐著搖櫓船看岸邊慢退的景色更讓人神往。槳過水開,一路行來。南潯的水道並不十分開闊,剛剛可供兩艘木船擦身而過。老年的船伕或是年輕的船孃搖著擼,有時交錯時還互相打聲招呼。划起划起船來總是悠哉又細心,彷彿載著朋友遊覽自家花園。他們經常一邊悠然的搖著擼,一邊如數家珍的介紹這岸邊的住戶古宅,跟遊客驕傲的說著鎮上某個房子的來歷,某棵樹的不凡之處。

去威尼斯必坐貢多拉,那麼乘搖櫓船徜徉江南水鄉又是一種什麼體驗

悠悠的小船帶著我們駛過百間樓,駛過頔塘故道,駛進南潯古鎮中心。水面中央涼風襲來,兩岸如水墨畫般的景緻緩緩退後,餘老筆下古鎮遊船的妙處,似乎明白了一些。

去威尼斯必坐貢多拉,那麼乘搖櫓船徜徉江南水鄉又是一種什麼體驗

去威尼斯必坐貢多拉,那麼乘搖櫓船徜徉江南水鄉又是一種什麼體驗

我們忙不迭地舉起相機想留下這不停流逝的風景,殊不知也成了岸上他人鏡頭裡的風景。坐船感受的就是那份閒看行雲流水的豁達意境,坐在船頭,感覺尤為明顯。

去威尼斯必坐貢多拉,那麼乘搖櫓船徜徉江南水鄉又是一種什麼體驗

進入了位於古鎮東部的頔塘故道。這條開鑿於晉代的頔塘不僅是南潯的母親河,也是南潯絲商發跡的生命線。所以這些石橋要造得這麼高,才能讓橋下的大船通行。我看著這些高高的拱橋,看著河邊一個個寬闊的河埠,想象著一百多年前,這裡該是多麼熱鬧的景象。點點帆影越江而來,載上這裡的生絲經線,又往東直直地駛向大上海的洋行和碼頭。

歲月飛逝,轉瞬百年。

繁華落盡,不過一夢。

去威尼斯必坐貢多拉,那麼乘搖櫓船徜徉江南水鄉又是一種什麼體驗

如今古運河兩側皆是臨河的樓閣和門窗。石橋的拱很高很高,若是水面如鏡之時必定能連成一個完整的圓。古鎮東面人跡罕至,大多都是當地居民,有部分枕河開設的民宿餐廳,清幽雅緻,不禁讓人想在下船後再來走一走。

去威尼斯必坐貢多拉,那麼乘搖櫓船徜徉江南水鄉又是一種什麼體驗

去威尼斯必坐貢多拉,那麼乘搖櫓船徜徉江南水鄉又是一種什麼體驗

鸕鷀捕魚是長三角地區一種古老的捕魚方式。一隻鸕鷀平均每天能捕15斤的魚,運氣好時能多達20斤。所以南潯這樣的水鄉澤國,鸕鷀捕魚,一直以來都是漁民們打魚的首選方式。漁夫撐著竹竿、駕著小船穿梭於水面,吸引了我們獵奇的目光。漁夫也熱情,頻頻拿長竹竿拍打水面,不吝嗇地向我們展示了他捕魚的絕技。而那幾只鸕鷀,當真非常聽從他的指令,便會一頭扎進水裡,抓捕著河裡四散而逃的魚。

去威尼斯必坐貢多拉,那麼乘搖櫓船徜徉江南水鄉又是一種什麼體驗

鸕鷀捕魚具有自己獨特的歷史傳承,這項工作需要勇氣、技藝、人與鷹的無間合作,力量與傳統的象徵。鸕鷀捕魚,一門傳承了上千年的古老技藝,在江南水鄉正面臨失傳的危機。坐船得以一觀,慶幸至哉。

去威尼斯必坐貢多拉,那麼乘搖櫓船徜徉江南水鄉又是一種什麼體驗

去威尼斯必坐貢多拉,那麼乘搖櫓船徜徉江南水鄉又是一種什麼體驗

去威尼斯必坐貢多拉,那麼乘搖櫓船徜徉江南水鄉又是一種什麼體驗

南潯多古石橋,只記得我們的船隻穿過了數不清的橋洞,所有的半圓橋洞都框著一幅上好的花外樓柳下舟的圖卷。他們大多靜謐溫柔,放佛來自夢裡,想要帶你一起穿梭回遙遠的記憶。

去威尼斯必坐貢多拉,那麼乘搖櫓船徜徉江南水鄉又是一種什麼體驗

在江南,無論是春雨纏綿,還是陽光明媚,你都能找到一段屬於自己的溫馨時光;在江南,不論是小巷深深、粉牆黛瓦,還是煙柳畫橋、滿樓紅袖,你都能沾染到一點江南的風雅和惆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