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悅讀」20年,我們在火車上完成了19500多例復明手術

「生命悦读」20年,我们在火车上完成了19500多例复明手术

點上方聽生命悅讀·第三十八期

「生命悦读」20年,我们在火车上完成了19500多例复明手术

一段文字,詮釋一種生命的定義;

一種聲音,承載一個獨特的靈魂;

一次聆聽,傳遞一種溫暖的能量。

《生命時報》與你相約“生命悅讀”欄目,邀請嘉賓用聲音給文字帶上溫度,輕叩你的心門。願你聽見其中生命的力量,以及蘊含在其中的智慧。

本期,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眼科主任醫師李學民做客“生命悅讀”,與你分享他在工作中的感悟——《火車上完成19500多例復明手術》。

「生命悦读」20年,我们在火车上完成了19500多例复明手术
「生命悦读」20年,我们在火车上完成了19500多例复明手术

火車上完成19500多例復明手術

文丨李學民

大家好,我是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眼科主任醫師李學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我從醫以來經歷和感悟。

在眼科工作20多年,我主攻白內障、乾眼病,患者大多是老年人。他們年齡和我父母一樣,年齡越大、觀念越可能根深蒂固。在堅持醫者的判斷和原則的基礎上,以朋友甚至子女的角度與患者交流,跟他們“講道理”就會容易很多。

記得有一次,一位老太太來門診看病,剛坐下就對我進行了一連串的提問:“大夫,我這病能治嗎?不做手術行嗎?複診能不能安排早一點的時間?”陪母親看病的王先生說母親68歲了,沒怎麼生過病,這次白內障手術把她嚇得不輕。

就診時,老人家的情緒一直十分緊張,也對我產生過懷疑。我理解她的心情,笑著安撫她:“您放心,這種手術全國每年要做300萬例,您就當休息一會兒就好,其他的事交給我。您也可以選擇醫生,咱們都想讓您的眼睛好起來。”

老太太聽完之後立刻說:“好,那我選你,相信你。”診室裡鬨堂大笑,王先生卻沉默了,他告訴我,平時總會“指責”母親想太多,沒有去理解她的心情和恐懼。其實老人無非是圖個安全感,把握好這一點,才能把病人心裡的“包袱”有效地卸下來。

除了在醫院,十幾年來,我和同事們坐火車奔赴全國16個地區,在健康快車眼科火車醫院裡完成扶貧復明手術19500多例。每次公益活動都是人生的一次豐富經歷,親眼目睹過邊遠地區的貧窮和老百姓們對醫療的渴望,我更能體會到身上責任的沉重。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去年發生在新疆喀什三個自幼失明孩子的故事。三個小朋友都患有嚴重的先天性白內障,同時還合併先天性小角膜、小眼球和後囊缺如。當他們還未曾降臨這世界,未曾感知這裡的美好,便被無情的剝奪了光明。

我們詢問著病史、談論著治療方案,井然有序的做著術前檢查、手術準備。當我們為孩子們取下眼墊時,他們直直的看著眼前的醫務人員,眨著眼睛,似乎不敢相信。隨後,他們一邊奔向家人,一邊興奮地喊著“看見了、看見了”。

其中的一個女孩是摸著牆來的,恢復視力後,她的母親激動地仰頭大哭,走上前握著我們的手說:“我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我的感謝,我們帶著她在新疆走了三年,尋遍各家醫院,都說沒有辦法,直到你們的到來,是你們給了我們全家希望,是你們將光明帶到了這裡。”

醫生的工作是助人為樂與患者互相依存的職業。很多時候,對我而言只是一臺十分鐘的小手術,能為患者爭取到看世界的權利,為一個家庭帶來希望。很多人說,醫生是白衣戰士,時刻與死神與病魔戰鬥,救死扶傷。我的感受是,在與病魔賽跑的過程中,患者是戰士,而我們只是一個輔助者。幫助患者點燃生的希望,昂揚鬥志,努力向前。

作為一名眼科醫生,20年來,我不斷學習、精進自己的醫術,更好地為患者服務;努力走遍祖國山河,服務偏遠地區的窮困人民。讓更多人體會到溫暖、感受到光明的美好與世界的絢爛。

音頻製作:羅榕

「生命悦读」20年,我们在火车上完成了19500多例复明手术

End

「生命悦读」20年,我们在火车上完成了19500多例复明手术

我們不傳小道消息和謠言

我們不取吸引眼球的聳人標題

我們不做只為轉發量而存在的媒體

健康路上,我們願意陪你一起認真走下去

人民日報主管 環球時報主辦

合作垂詢

010-65363786

010-6536379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