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上市,阿里終於出手,王興的「無限遊戲」就此終結?

奮鬥8年,王興終於把美團帶上市了。

9月20日,美團在港交所上市,目前市值超過4000億港幣,對應515億美元。這意味著,美團的市值已經超過了京東和小米!

一家做外賣的公司的市值竟然超過了電商巨頭京東和手機巨頭小米,這是什麼道理?

資本不care虧損?

和眾多“兄弟姐妹”一樣,美團也是流血上市的,應該說美團至成立後就沒盈利過。

但為什麼資本卻願意給美團這麼高的市值呢?是資本不care虧損嗎?

事實上,在拼多多上市時,資本也確實不在於虧損,它在意的是虧損的狀態,是一味地燒錢,還是為了長期增長暫時犧牲盈利。

而判斷依據就是——虧損可控嗎?

美團上市,阿里終於出手,王興的“無限遊戲”就此終結?

數據顯示,美團營收2015年至2017年分別為40億元、130億元、339億元,經調整後淨虧損為59億元、54、28.5億元。從趨勢上看,美團在三年內營收增加了七倍,淨虧損則收窄了一半。

此外,無論是用戶數、活躍商家、活躍用戶數、用戶年交易筆數,以及餐飲外賣交易筆數等核心指標都呈顯著上漲趨勢。

如此算下來,28億的虧損看似巨大,但是平攤到美團整個體系下,這種虧損卻是在可控狀態下。

也就是說,美團如今是暫時犧牲盈利,反而不斷地擴展用戶需求,提高用戶粘性,實現正向循環,最後達到規模盈利。

正如王興在飯否的那句反問,“為什麼你打算「今年賺1000萬」而不是「明天賺3萬」或「下週賺20萬」?”

王興的無限遊戲

王興頗為推崇一本叫《有限與無限的遊戲》的書,這本書開頭寫道,“世上至少有兩種遊戲。

一種可稱為有限遊戲,另一種稱為無限遊戲。有限遊戲以取勝為目的,而無限遊戲以延續遊戲為目的。”

顯然,王興推崇的是無限遊戲。

過去幾年,美團從單一的“團購”開始,不斷擴展自己的邊界,從餐飲、外賣、休閒娛樂,到打車、民宿、酒店旅遊等等,涉及十幾個領域。

看似毫無邏輯,實則背後有清晰的戰略,那就是一站式的生活服務

美團上市,阿里終於出手,王興的“無限遊戲”就此終結?

也就是說,只要能為更多消費者提供更多服務,能為更多的商家提供更多的解決方案,就是美團的擴張方向。

從這個意義上,美團的擴張是真正沒有邊界的。

這也就意味著,美團如今的規模離天花板還很遙遠很遙遠。

美團上市,阿里終於出手,王興的“無限遊戲”就此終結?

第一,從用戶增長空間來看,目前美團用戶數達到3.1億,離中國網民8億的用戶總量還很遠,考慮到美團業務的“普世性”,未來美團用戶數翻一番也不是沒可能。

第二,從商家增長情況來看,目前美團已經和440多萬商家展開合作,但這也僅佔1180萬本地服務商家的37%,這也意味著,美團商家數量還將有望繼續增長。

第三,從生活服務市場規模看,美團的交易額剛剛超過3000億,而生活服務類潛在市場高達幾十萬億,美團的增長空間可期。

未來增長空間,這是資本非常看重的。這一點,在此前拼多多上市時,風清也曾表達過。

總之,判斷一家公司是否有價值,看的不是眼前賺錢多少,而是未來的發展空間。

騰訊的支持與阿里的競爭

當然,美團如今也處於四面楚歌的狀態。

事實上,隨著美團逐漸擴展到餐飲外賣、酒店旅遊、出行、新零售等領域後,競爭對手也一路升級為攜程、滴滴,甚至是阿里等巨頭。

不用說其他對手,光是阿里就夠美團好受的,旗下的飛豬、口碑、高德地圖、淘票票、餓了麼都是和美團正面競爭的!

這種量級的戰爭不是單單一個美團就能對抗的,還好美團背後有騰訊。

事實上,美團也正是因為選擇了騰訊才會和阿里反目的。

美團上市,阿里終於出手,王興的“無限遊戲”就此終結?

一開始,阿里和美團是一個陣營。

甚至於在2011年底,美團引進了幹嘉偉擔任COO,幹嘉偉是阿里鐵軍出身,擅長於線下地推,可以說,美團能發展到今天,阿里功不可沒。

然而,根據以往的慣例,被阿里看上的公司都會被揉碎,融入阿里的體系中,創始人出局。

但王興的野心太大了,他想要做的是成為BAT之外的第四極,這顯然不是成為阿里的一份子就能達成的。為此,美團引入騰訊的投資以平衡阿里的影響力。

直到2015年10月,美團和大眾點評合併,阿里和美團徹底決裂。

此後,美團遭到了阿里的“追殺”。阿里先是“復活”了口碑,之後又全資收購了美團的直接競爭對手餓了麼。

事實上,除了恩怨,美團不斷延伸業務邊界的同時,也不斷觸碰到阿里的核心業務地帶,二者在餐飲、到店、酒旅等層面的交集越來越多,比如阿里到店有口碑,到家有餓了麼,酒旅有飛豬......

殊途同歸下,一場激戰無可避免。

美團上市,阿里終於出手,王興的“無限遊戲”就此終結?

8月23日,阿里巴巴集團宣佈設立一家控股公司,作為本地生活服務的旗艦公司

如果說之前的戰爭是局部熱戰,那麼,此次阿里成立的本地生活服務公司就是正面硬頂美團了。

那麼,這家新公司實力幾何?

首先,彈藥充足,公司還沒成立,就已經收到了來自阿里巴巴、軟銀集團等投資者的超過30億美元投資承諾。

其次,模式相似,新公司持有餓了麼及口碑,這與當前美團和大眾點評的結合頗為相似。

最重要的是,阿里資源傾斜,新公司已經成為手淘首頁10個默認入口之一,其“超級會員”已經成為阿里“88會員”體系的一份子。

而這顯然是美團最擔心的,因為靠錢燒出來的用戶,忠誠度極低。一旦阿里資源全面傾斜,再加上鉅額補貼,這些看似是美團的用戶說不定下一刻就成了阿里的用戶。

另一方面,美團背後有騰訊,騰訊佔股20.14%,是最大的股東。

而且,對於騰訊來說,美團在騰訊與阿里的新零售戰爭中處於相當重要的位置,這也意味著,騰訊必然將在這場戰役裡全力保護美團。

對於王興來說,上市只是開始,他即將迎接阿里的雷霆之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