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曾表示,二十年如一場夢,夢醒何處可安心?答案是《心經》

南懷瑾曾表示,二十年如一場夢,夢醒何處可安心?答案是《心經》。

《心經》告訴我們紅塵婆娑,世事紛擾,我們需要保持“空的思想,空的行為”。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態,愛恨嗔痴亦不可避免,何必執著。金錢財富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我們又何必為了這一點小恩小惠,傷了與親朋好友的和氣。即使得到了也徒留身後罵名,死後遺臭萬年。

紅塵多喧嚷。我們深處紅塵之外,卻無法跳脫紅塵。面對佛家貪、嗔、痴、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失榮樂八苦,我們難免會勞思傷身,苦苦掙扎無所得,求不到其法門。

南懷瑾曾表示,二十年如一場夢,夢醒何處可安心?答案是《心經》

齊青梅《北周佛造像抄經拓片》 作品尺寸:137cmx70cm

《心經》上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一切都是幻想,繁華落後總成空,今天你腰纏萬貫,明天你可能成為販夫走卒中的一員;今天你可能青絲如瀑,明天可能白髮稀疏,今天你可能身姿挺拔,明天可能大腹便便,這些都是我們所不能控制的。就像夢一樣過去了再也回不來,我們所能做的就是“不住於相,如如不動”。也就是說無論深處何種境界,面對怎樣的滄海桑田,我們所能夠做的就是唯心。唯心者看山上高,看水水闊,看天天藍,看水水清。面對金錢名利,嬉笑怒罵始終能夠坦然以對,自然的接受自己牙齒掉光,頭髮花白,老態龍鍾......

南懷瑾曾表示,二十年如一場夢,夢醒何處可安心?答案是《心經》

北周佛造像拓片 年代:建德二年(573)


那麼生活的真諦到底是什麼呢?

它就在你念誦、抄寫《心經》,感受“心不動,則身不動,不動則不傷”的過程中!


南懷瑾曾表示,二十年如一場夢,夢醒何處可安心?答案是《心經》

齊青梅《北周佛造像抄經拓片》局部圖一

陝西著名女性書法家、宮葆誠先生弟子,廣仁寺仁欽上師在家弟子齊青梅老師手抄原創《佛教造像抄經拓片》系列作品,懸掛家中供奉,心煩意亂時,可通過唸誦書寫《心經》,得到安寧與福報。至於生活工作家庭等種種事,皆可以心經觀之,則無得失,無損益,無喜無悲無嗔,隨所住處皆安樂。

南懷瑾曾表示,二十年如一場夢,夢醒何處可安心?答案是《心經》

齊青梅《北周佛造像抄經拓片》局部圖二

若您也想請一幅名家心經作品回家,可請齊青梅老師進行定製。齊青梅創作的《心經》不是簡單的描寫。而是選擇合適寫經文的書法體隸書撰寫,隸書厚重沉穩,特別符合經文的內涵。這也是她最擅長的書體,她以謙沖平和、虔誠敬重之心所書寫的《心經》作品中充滿了超塵脫俗、佛性禪心的意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