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顯祖「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真的是讚譽徽州美景嗎?

明代著名戲曲家湯顯祖曾有這樣一句流傳千古的詩來描述徽州,叫“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這經典的一句也成為了現在皖南的旅遊宣傳口號。因之徽州風景的確美極,使得這一句話乍一看來便是說徽州是自己一生都特別嚮往的地方,可惜連做夢都沒能去過。

湯顯祖“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真的是讚譽徽州美景嗎?

然而結合全詩來看,湯大戲曲家所言並非如此。此詩全名叫《遊黃山白嶽不果》,全詩“欲識金銀氣,多從黃白遊。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詩前有一小段序言“吳序憐予乏絕,勸為黃山白嶽之遊,不果。”大意是朋友吳序見我混的實在是太差了,勸我去黃山白嶽去尋找機會。(注:黃白即徽州,徽州二山黃山、齊雲山特別出名,且當時徽商發跡,徽州地區經濟發達,黃白又有黃金白銀之意,故以黃白代徽州。)“不果”即未能成行之意。

湯顯祖“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真的是讚譽徽州美景嗎?

那麼尋找機會為何要去徽州呢?這裡就得提到一個人,此人名叫許國,嘉慶年間的進士,隆慶年間任日講官兼司經閣校書,也就是太子的老師,後來太子繼位,成了萬曆皇帝,許國也就一躍成為帝師,自然是青雲直上。順帶說一下,萬曆十一年會試,許國奉旨主持,湯顯祖也是在這一年考中,與許國有名義上的師生關係。

湯顯祖考中進士後,一直在南京當官,與後來成為東林黨領袖的顧憲成、高攀龍等交好,東林黨作為清流領袖,自是與京中權臣對立。萬曆十八年,災禍橫行,先是湖廣發生饑荒,後是青海蒙古發生動亂,萬曆皇帝遷怒於諫議官,說他們沒有從日蝕星變中預測災禍,停奉一年。湯顯祖不服,於萬曆十九年上《論輔臣科臣疏》,直指責任在於輔政大臣申時行、許國等排除異己、阻塞言路。言辭頗為激烈,暗諷皇帝識人不明,致使權奸當國。奏疏一出,不說當國的權臣不能忍,就是皇帝也不能忍,於是湯顯祖直接被貶至廣東徐聞當個典史,再後面升為浙江遂昌知縣,遂昌任上,得罪豪強頗多,加之申、許等權臣的門生故吏的刁難,雖政績卓著,但施政頗難,遂憤而辭官歸隱,潛心於戲曲創作,終成一代大家。

所以結合湯顯祖的生平來看,“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絕不是盛讚徽州美景的。全詩所表達的意思是,想要發財,你得多去徽州走走,但於我而言,徽州是我最深惡痛絕的地方,即便是做夢,我也不會到這個地方去。

湯顯祖“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真的是讚譽徽州美景嗎?

自然,湯顯祖的詩主要是表達其錚錚風骨,與風景無關。黃山白嶽風景名聞天下,但強行將“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描述成湯先生魂牽夢縈的地方,似有不妥。也慶幸湯顯祖先生遊黃山白嶽不果,要是真成行的話,可能明朝會多一個為民請命的忠臣,但於文學界而言,怕是聽不見“情不知所起,一往而生,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這樣的千古絕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