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津貼」有多低?起早摸黑,一個月才30元?

班主任不僅教授學科知識,更是班級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它負責整個班級學生的思想、學習、健康和生活等工作,是班級全體科任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協調者,是學校行政事務具體到每個班級的執行者,責任巨大。很多班主任為了更好的管理班級,犧牲大量本該屬於自己的時間。

“班主任津貼”有多低?起早摸黑,一個月才30元?

某寄宿制中學一位張姓班主任老師,孩子才一歲多。每週只有週日下午半天的時間能回家看看孩子。就這半天的時間,還要準備下周洗換的衣服和其他物品。張老師說“每次離開家的時候,心都是痛的”。學校班主任工作節奏很快,每天都安排得滿滿的。早上五點半左右起床,六點左右開始敲學生宿舍的門,喊學生起床;上午和下午除了正常的教學、班級管理、改作業試卷,還會抽時間找學生談心、找學生家長交流,晚上吃完飯沒來得及休息,就要去班上跟學生一起晚自習。九點半自習結束後,學生回到各自宿舍,張老師就在辦公室為明天教育教學工作稍做準備。十點多,會去學生宿舍檢查,確保每位學生按時休息。等到一切安頓下來之後,已經十一點多了。有時候,回到教師宿舍的張老師沒來得及洗澡就躺床上睡著了。

“班主任津貼”有多低?起早摸黑,一個月才30元?

一旦有意外發生,工作量就要增加好幾倍。曾經有個學生大晚上翻牆出去上網,張老師得知後,跟幾位同事滿街找,夜裡十二點多才找到,這麼一折騰,搞到一兩點才睡。第二天又要跟學生家長溝通交流,還要向學校提交匯報材料,又折騰了一天。若學生家長好說話,交流還比較順暢,若遇到“倔強且不理性”的家長,不僅交流困難,還給自己憑添更多麻煩。

班主任事務如此繁多,而且壓力很大。為了讓它們的付出有價值,擔任班主任的授課教師會有一定的津貼。根據相關規定:班主任工作量相當於半個教師基本工作量。若所帶班級學生數量較多,工作量會有一定上浮。工作量的多少直接影響教師績效工資的分配。不過,各地績效工資分配方式有不同,數量有區別,所以班主任津貼數額也有較大不同。在一些津貼很少的學校,每月班主任津貼僅三十元。

“班主任津貼”有多低?起早摸黑,一個月才30元?

清早起來看早讀,白天上課、改作業,還要看班管紀律,晚上看晚自習,起早摸黑,一個月只有三十元的津貼,確實很難說得過去。當然,這種情況屬少數,大多數學校每月班主任津貼都超過了一百元。據統計,小學階段班主任平均津貼為每月一百七十多元;初中階段班主任平均津貼是每月三百五十多元;全國範圍中小學班主任平均津貼約佔教師基本工資10%,每月為兩百四十多元。

班主任工作的價值何止每月兩三百元的津貼?增加十分之一的收入換來的或許是雙倍,甚至數倍的工作量,誰又願意?很多班主任是靠“情懷”支撐著,或是為了讓職稱評審材料更加充實才不得不去擔任班主任。在部分一線教師看來,班主任不僅會犧牲自己工作以外的時間,還會影響自己的身體健康。有些班主任教師因過度疲勞,身體出現了各種不適。

“班主任津貼”有多低?起早摸黑,一個月才30元?

班主任是學校正常開展教學的“主心骨”。安排班主任讓很多學校頗費心思。有資歷的老教師不太願意擔任班主任,年輕教師又被學校擔心經驗不足。況且就算是年輕教師,也有很多拒絕擔任班主任。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班主任危機”。要想解決“班主任危機”,不能靠“信仰”、靠教師的工作熱情,而要真正給予相應的待遇,讓它們“物有所值”。

不管怎麼說,一個月三十元的津貼,有點太“看不起”班主任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