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命的牙疼……預防口腔上火,日常保健要做好!

俗話說,牙痛不是病,疼起來要命。牙痛是口腔科臨床最常見的症狀,也是患者就診的主要原因。

要命的牙疼……預防口腔上火,日常保健要做好!

引起牙痛的原因有很多,“上火”屬於比較常見的,與牙齒和牙齦疾病有關。

中醫認為牙齒與腎、胃和大腸經關係比較密切。

腎為先天之本,腎主骨生髓,齒為骨之餘,所以牙齒的生長、發育、枯槁都與腎有關係,如果腎精不足,牙齒失去濡養,虛火上炎,灼爍齒齦,都可引起牙痛。

胃腸是食物受納、消化、傳導之官,如果飲食不節,喜食醇酒辛辣、過食肥甘厚膩,胃腸積熱,循經上蒸齒部就會引起齒齦紅腫疼痛。

要命的牙疼……預防口腔上火,日常保健要做好!

上醫治未病,預防口腔上火,及早做好牙齒和牙齦的日常保健是最重要的,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些常用的防治方法。

正確刷牙

現在人們都有刷牙習慣,但不一定掌握了正確的刷牙方法,因此建議採用巴氏刷牙法。

巴氏刷牙法

刷牙時刷毛指向牙齦方向,與牙面呈45度,用力適中,採用小幅度的水平顫動法進行牙齦附近的清潔,其他牙面可採用上牙從上向下,下牙從下向上的方法進行清潔,不可大幅度的使勁拉鋸式的刷牙。早晚各一次。

閒時叩齒

“雞鳴時,常叩齒三十六下,長作之,齒不蠹石,令人齒牢。”

叩齒就是“空口咬牙”,可以強腎,使腎和膀胱的氣化功能增強。叩齒時使唾液增多,然後慢慢地分次嚥下這些唾液,每天堅持去做,能夠牢齒,強身健體。

清理胃腸

對於人體來說,胃腸以空為用,胃腸通暢就能保證食物的運化,營養的充分吸收。反之胃腸壅塞,可能就化生溼熱,循經上擾,引起牙痛。

平時吃飯七八分飽,均衡飲食,保持大便通暢,可以防止牙上“火”。

經常食用一些當季蔬果也有助於清理胃腸,如茼蒿、白菜、蘿蔔、梨、西瓜等能清胃熱;菠菜、芹菜、香蕉、梨等能滑腸通便;莧菜、馬齒莧、番茄、苦瓜等能清熱解毒。

疏通經絡

經絡阻塞,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筋脈拘急痙攣,“不通則痛”。這時可採用按揉穴位、拍打經絡來疏通經絡、緩解疼痛。

牙痛最常用的穴位有“合谷”、“下關”穴,如果是上牙痛,還可以選胃經的“內庭”穴;下牙痛,加按“頰車”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