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著gameboy,看著動漫雜誌,原來二十年前的宅男是這樣的!

這篇本來是想寫十年前的宅是如何生活的,但是往回數了一數月曲我震驚了——原來十年前“才”(才字劃重點!)是2008年啊,不仔細數一數的話我還一直默認十年前是2000年左右呢......看來作為90後的我也老了呢,不過也好,今天就順便來看一看2000年也就是二十年前的宅是如何生活的吧!

先說遊戲方面吧。

玩著gameboy,看著動漫雜誌,原來二十年前的宅男是這樣的!

童年的我比較幸福,家裡當時購入了整條街上第一臺紅白機(的山寨產品)——小霸王學習機!

玩著gameboy,看著動漫雜誌,原來二十年前的宅男是這樣的!

當時的遊戲機都是要插上這樣的卡帶才能愉快的遊戲——《超級瑪麗》《坦克大戰》《魂鬥羅》《拳皇》《影子傳說》整條街的小夥伴最大的渴望就是來我家搓一把小霸王。

到了2002年的時候我在我哥家第一次見識到了傳說中的電腦遊戲,從那時候我就悟到了這世間唯一的真理——這世界上還有比遊戲更好玩的東西?

玩著gameboy,看著動漫雜誌,原來二十年前的宅男是這樣的!

群裡一位哲學大師也分享了他的20年前的遊戲回憶

玩著gameboy,看著動漫雜誌,原來二十年前的宅男是這樣的!

不過掌機這玩意,放20年前也是妥妥的奢侈玩具吧。(也許一線城市不太一樣?)

再說說動畫片。

小時候比唯一比現在爽的就是日本動畫隨便看。2000年左右正是黑白電視彩色電視換代的時候(至少我和我的幾個朋友是這個情況)。

裝上有線電視之後能收到的頻道一躍上了兩位數(貌似有30多個頻道,年代比較久遠具體記不清了),當時的電視臺真的是非常的給力,《天鷹戰士》(即EVA,小時候其實看不太懂)《光能使者》《中華小當家》《神奇寶貝》,這些動畫片當時我都是通過電視臺一集集追完的。

玩著gameboy,看著動漫雜誌,原來二十年前的宅男是這樣的!

談到《光能使者》,編輯們感覺都要唱出來了——可惜歌詞唱錯了(滑稽)

其實當時還有非常神奇的電視頻道——點播臺,觀眾可以打電話到電視臺然後點播固定的電視劇/動畫。因為那時候網絡還沒有普及,點播臺成了最好的安利工具之一,一些比較“高端”一點的動畫我都是從點播臺瞭解到的,例如《幽遊白書》。

玩著gameboy,看著動漫雜誌,原來二十年前的宅男是這樣的!

據說當時大陸禁播《幽遊白書》,但是在神奇的點播臺,卻可以看到!

當然我在點播臺用了幾百塊的電話費之後,被暴打了一頓,然後開始學會去租碟。

因為價格的原因大部分人都是採用“租”而不是“買”的方式,尤記得我當年的終極夢想就是有一套《賽文奧特曼》的碟子(《奧特曼》系列是特攝)。

玩著gameboy,看著動漫雜誌,原來二十年前的宅男是這樣的!

主要的看碟方式是靠租,當年租碟的店還算比較多,基本一片居民區附近就有一家出租VCD的店。

玩著gameboy,看著動漫雜誌,原來二十年前的宅男是這樣的!

玩著gameboy,看著動漫雜誌,原來二十年前的宅男是這樣的!

圖片是從網上搜的,但是基本就是這麼個佈局

每一家的碟內容都不大一樣,動畫片方面基本都是《蠟筆小新》《櫻桃小丸子》之類的當時比較流行的動畫片。

去租碟店辦一張小卡片,租一次碟子就印一個章,現在想起,這真是時代的眼淚啊。

小說漫畫也有對應的店,出租的模式和碟片也相差不大。值得一提的是那時候也正值網絡小說崛起(2000年以後)大量披著小說皮的小黃書出現(各種露骨、直接的性描寫),租書店也不看內容直接就引進,這些小黃書在當時可以說是“殘害”了一波又一波的小學生。

再說說獲取信息的途徑吧。

當時網絡還不夠普及,要想了解ACGN相關信息最好的方式就是看雜誌。

玩著gameboy,看著動漫雜誌,原來二十年前的宅男是這樣的!

後來很多ACG雜誌的編輯都在這個本雜誌上寫過文章

當年的雜誌主要以動漫推薦盤點、解析評論;遊戲推薦、攻略為主。在沒有網絡的年代,這些雜誌就是權威。

從圖書館、租書店(沒錯,並不是在報刊亭買)借到雜誌看了之後,再去租碟店找雜誌上介紹的的動畫或者去書店找漫畫,那個年代作為一個ACG愛好者甚至可以說是相當的辛苦。

(全文描述時間跨度在98年-04年間,時間久遠,記憶可能會出現部分偏差)

那麼,你小時候是怎麼追動漫,玩遊戲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