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王者諾基亞成功簽下5G最大訂單

說起諾基亞,沒有哪個人不知道的吧,但隨著其在2013年9月3日以54.4億歐元的價格將諾基亞的設備與服務部門,也就是其手機業務部門全部出售給微軟之後,諾基亞就消失在大眾的眼中了。

昔日王者諾基亞成功簽下5G最大訂單

然而,近日一則消息讓昔日王者諾基亞又一次出現在眾人面前。諾基亞與美國運營商T-Mobile簽訂了一份價值35億美元的的合作協議。未來,諾基亞將向T-Mobile提供多項產品,包括商用AirScale無線平臺、雲原生核心網、AirFrame硬件、CloudBand軟件、SON和5G加速服務等。此外,雙方還將合作開發、測試和推出面向智慧城市、公共事業、交通、健康、製造、零售、農業和政府服務等行業的新連接服務。

5G早已經是世界各大運營商重點投資的網絡建設計劃,包括華為、愛立信在內的各大通信設備廠商都已經覬覦很久,誰都沒想到被昔日的王者諾基亞先拔頭籌喝上了5G的第一口濃湯、吃上5G第一口嫩肉。

在大家眼中諾基亞只是造手機的,何時成為一家通訊設備廠商了?並且還有實力在世界頂級通訊設備廠商華為與愛立信口中奪下這麼一大塊肉。其實諾基亞是一家綜合性公司,手機只是其業務中的一項。

昔日王者諾基亞成功簽下5G最大訂單

諾基亞的歷史開始於1865年,採礦工程師弗雷德裡克·艾德斯坦建立了一家木漿工廠生產木漿和紙板。一年後,艾德斯坦又在坦佩雷鎮西邊15公里處的諾基亞河(Nokianvirta River)邊建立了他的第二家工廠。1871年,在他朋友利奧·米其林的幫助下,兩家工廠合併成一家股份公司,並取名“Nokia”,此後公司一直保留“Nokia”這一名稱。

1967年,諾基亞成為了一家芬蘭國內跨產業的大型公司,其產業涉及造紙、化工、橡膠、電纜、製藥、天然氣、石油、軍事等多個領域,而諾基亞的手機生產製造則在1960年開始。

1960年,諾基亞時任總裁Bjorn Westerlund專注於電信行業,他認為未來的電信行業是科技發展的趨勢,於是他建立了諾基亞電子部,並專注於電信系統方面的工作。電子部當時已在研究無線電傳輸問題,從而奠定了後來諾基亞集團電信的基礎。

昔日王者諾基亞成功簽下5G最大訂單

到1967年時,之前的電子部已發展成為擁有460人,淨銷售額佔整個集團淨銷售額3%的大部門。為了表彰諾基亞是當地最大的工業設施和僱主,1937年建立的Pohjois-Pirkkala鎮於一年後改名為諾基亞鎮。1977年,諾基亞鎮又升格為諾基亞市。諾基亞市的市徽上便是一隻紫貂(Nokianvirta,在芬蘭古語中是紫貂的意思)爬行於一條藍溪中。

1982年,諾基亞生產了第一臺北歐移動電話網移動電話Senator。1996年,諾基亞手機連續15年佔據手機市場份額第一的位置,並且推出了Symbian和MeeGo的智能手機。2010年第二季度,諾基亞在移動終端市場的份額到達巔峰,超過35.0%,領先第二名20.6%。

而到了2012年第一季度,諾基亞被三星超越,結束了長達14年的市場霸主地位。隨後諾基亞的發展可算是“一蹶不振”,到 2013年9月3日,諾基亞將設備與服務部門以54.4億歐元出售給微軟,正式退出手機市場。

昔日王者諾基亞成功簽下5G最大訂單

2015年11月18日,諾基亞正式啟動156億歐元收購電信設備廠商阿爾卡特-朗訊,這筆交易歷時一年,到2016年11月初正式完成。此次收購宣告了諾基亞找到了新的支柱業務,並切實向這個方面發展。

而這次諾基亞與T-Mobile 35億元訂單對於諾基亞來說至關重要。世界通信設備市場被愛立信和華為聯手壟斷已久,它們在這個領域的積累非常深厚,尤其是華為,當時華為的成長速度非常快,對除美國、澳洲等個別市場外的全世界市場都形成劇烈的衝擊,連老牌巨頭愛立信的日子都不太好過,陷入“裁員、賣大樓度日”的潦倒狀態。

昔日王者諾基亞成功簽下5G最大訂單

作為後來者的諾基亞在轉向設備廠商以來,一直沒能取得令人振奮的業績,尤其是隨著4G網絡建設需求放緩,諾基亞的境況更是每況日下,公司受到來自投資者的諸多質疑和龐大的壓力。與T-Mobile 讓諾基亞鬆了一口氣,讓其在通訊設備市場站穩了腳,

而此次諾基亞與T-Mobile簽署的是為期幾年的合作協議,未來的想象空間同樣很大。

T-Mobile這家運營商在美國市場極具“侵略性”,其依靠不斷夯實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和無限流量攻勢,已在短時間內碾壓Sprint躍升為美國第三大運營商,而根據第三方評測機構的測試結果,其4G網絡速率已經趕超Verizon和AT&T兩大排名一、二位的運營商。

昔日王者諾基亞成功簽下5G最大訂單

諾基亞此次與這家極具“侵略性”的運營商簽署大單,是一場及時雨,也是一次良好的開端,昔日王者是否能以另一種姿態歸來,值得我們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