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黔東南貴州畫個圓《十五》儺堂戲一種傳統的傀儡戲曲劇種


石阡縣非物質文化博物館,該館位於石阡縣城萬壽宮對面,原糧食局倉庫,佔地900平方米,館內運用了聲、光、電等多種現代技術,完美再現了該縣保存完好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充分展現了石阡非遺文化的精髓與無窮魅力。

該館也是迄今為止全省已建成的首家縣級綜合非遺博物館,深受廣大群眾喜愛。圖為在館前早上鍛鍊群眾。

縣內非物質文化傳承人。

著名的“儺堂戲”是土家族的一種祭祖活動,又受到中原文化及巴、楚文化的影響,有著比較明顯的巴人“俱事鬼神”和楚人篤信巫術的文化痕跡。

它融巫術、原始宗教和戲劇為一體,成為一種佩戴面具演出的宗教祭祀戲劇,據說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經過不斷充實、擴展和完善,形成了以儺儀、儺戲、儺舞、儺技為主要形式的儺文化,至今仍然活躍在黔東北的村村寨寨。

儺堂戲,流行地域較廣、涉及民族眾多,是儺戲家族中的一個重要品類。因地域和民族的不同,儺堂戲又有儺願戲、儺壇戲、儺神戲、還儺願、神戲、鬼臉戲、端公戲、師道戲、土地戲、師公戲等稱謂。

石阡木偶戲是流傳於貴州省石阡縣各民族中的一種漢族傳統傀儡戲曲劇種。鼎盛時期的演出範圍輻射到全縣各地及周邊湘、鄂、渝、黔等省邊區的各民族中。

過去打草鞋的工具。石阡境內現有漢、仡佬、侗、苗、土家等13個民族,古代各族人民和睦相處,表現出特有的開放心理。石阡木偶戲正是植根於這樣一種文化生態環境之中。

土家族儺堂戲的源流除了古文獻記載外,民間傳說也很多。這些傳說多與祖先崇拜、巫舞文化有關,內容主要是儺神爺爺和儺神娘娘繁衍人類。圖為拜祖先。

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澱催生了木偶戲、仡佬毛龍、說春3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和以“悄悄年”為代表的9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燦爛的文化為該縣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