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智能控制市場增長放緩 和而泰如何實現逆勢上漲?

全球智能控制市场增长放缓 和而泰如何实现逆势上涨?

在經濟增速放緩、製造業越來越難做的背景下,許多製造行業的企業都遭受到了業績下滑的困擾,A股市場能夠連續5年以上持續保持收入和利潤雙雙增長的製造業上市公司已越來越稀少,和而泰(002402.SZ)就是其中之一。歷年財報顯示,和而泰自2012年開始已經連續6年保持營業收入和淨利潤的雙增長,其中營業收入從2011年的5億元增長到了2017年的19.79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5.78%,淨利潤從2011年的0.23億元增長到了2017年的1.83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41.29%。進入2018年,和而泰的業績增長依然行駛在持續增長的軌道上,2018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增長率分別達到33%和29.99%。

然而,隨著我國經濟增長放緩持續,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的情況下,和而泰未來是否還能像過去一樣持續保持業績增長呢?

有信心保持業績持續增長

對於未來的可持續增長問題,和而泰董事長劉建偉並不感到擔憂。劉建偉表示,和而泰在“智能控制器”主業這塊已經做到了全球數一數二的位置,在技術、品質、快速響應能力等各方面大幅領先競爭對手,在全球範圍內具備絕對競爭優勢,依託公司核心優勢,相信和而泰在全球萬億級的“智能控制器”市場的佔有率會越來越高;此外,隨著智能家居、智慧城市、自動駕駛等新技術應用加速,全球智能控制器市場目前也處於一個上升週期,和而泰做強智能控制器行業的全球領先企業,銷售業績持續增長也是符合邏輯的。

劉建偉進一步介紹,和而泰目前的業務主要分為三大塊,第一塊是公司自成立以來就從事的智能控制器業務;第二塊是控股子公司鋮昌科技所從事的芯片業務;第三塊是智能硬件、物聯網(IoT)與人工智能(AI)大數據運營服務平臺相關業務。

“智能控制器是和而泰自成立以來就從事的主業,也是公司目前最主要的收入和利潤來源。”劉建偉表示,智能控制器的作用就相當於一臺特定功能的計算機,在整機產品中扮演“心臟”與“大腦”的角色,是相應整機產品的最核心部件之一,被廣泛應用在家用電器、汽車、醫療與健康、智能建築與家居、電動工具、衛浴、美容儀器等多個領域。

作為全球智能控制器的領軍企業,和而泰設計和生產的智能控制器產品系列非常豐富,包括家用電器智能控制器、汽車電子智能控制器、健康與護理產品智能控制器、電動工具智能控制器、智能建築與家居智能控制器等多個類型,幾乎涵蓋個人與家庭生活的所有場景。從營收貢獻來看,家用電器智能控制器是和而泰收入的主要來源,佔到智能控制器板塊全部收入的三分之二左右。

智能控制器的市場空間有多大?劉建偉算了一筆賬,他表示,在家電領域,控制器成本佔整機的比重大概在5%-10%,按保守估計的全球2萬億家電市場規模計算,單是家電領域控制器的市場規模就達到了1000-2000億元,如果算上汽車、醫療健康等其他所有領域,全球控制器的市場規模應該在萬億以上。

在這個龐大的全球智能控制器市場中,劉建偉非常有信心公司能夠拿下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因為和而泰目前的主要客戶都是伊萊克斯、惠而浦、西門子、HUNTER、TTI、GE、JARDEN、盛柏林等全球知名企業,這些跨國企業將產品品質和品牌聲譽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因此對上游供應商的產品品質、生產工藝、管理流程等各方面都有嚴格的要求,一旦確定供應商就不會隨意更換。跨國企業嚴格的要求也極大地提升了和而泰的核心競爭優勢,經過10多年的磨練,公司的技術工藝、產品品質和快速反應能力在同行業中已經無可匹敵,是極少數同時具備綜合型(產品系列齊全)和技術型(具備強大的產品開發能力)特徵的公司之一,這種核心優勢的樹立必然會讓和而泰在未來的新客戶開發和市場爭奪中佔據有利身位。同時隨著國內家電企業蓬勃發展,公司也在積極開拓國內市場業務,國內市場份額近年來也是增長趨勢,客戶包括海信、蘇泊爾等。

“就算只做存量客戶,和而泰也有信心將智能控制板塊的營收做到一個非常大的規模,況且公司不可能不開發新客戶”劉建偉說到,隨著公司產品品質和服務質量的持續增強,存量客戶對和而泰的採購份額也會進一步提升。

劉建偉舉例說到,和而泰目前對公司最大客戶的銷售額僅佔其同類產品採購額的12%左右,這個比例理論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因為國際大客戶一般都會對單個供應商的採購比例畫一個紅、黃線防止對單一供應商過度依賴風險,紅線一般是50%,黃線一般是35%,也就是說在35%的黃線以內,哪家供應商的品質和服務更好就採購哪家的,只有對單一供應商的採購比例達到35%以上才會考慮平衡問題。從這個角度講,和而泰對主要存量客戶的供應份額還有較大提升空間,近幾年也確實呈現出了這樣一個提升的趨勢。

劉建偉認為,這個規律對中國的很多製造行業的企業都適用,很多中國公司從零開始,通過自身努力進入到國際知名品牌供應體系,又慢慢在技術、品質和管理方面形成了全球性競爭優勢,當技術、品質等方面大幅領先全球其他競爭對手後,必然會迎來市場方面的一個爆發期。我們不妨可以預計,在家用電器領域,中國企業3-5年左右會做到世界最強,汽車電子領域8-10年中國企業會做到第一,到那時,全球最大的家電公司很可能不是博世、惠而浦等外國企業,而是中國企業中的某一家。

子公司鋮昌科技是國內頂級的射頻芯片廠商

“除智能控制器外,和而泰另一塊主業是芯片業務。”劉建偉介紹到,公司前期收購的鋮昌科技在國產芯片領域是一家非常了不起的企業,從事的是集成電路領域最為複雜的微波毫米波射頻芯片的設計研發和 生產,其生產的微波毫米波射頻T/R芯片已在國家重大項目中廣泛應用,具有服務於航天、航空、軍工的水準。鋮昌科技也是國內唯一一家在國家重大項目批量供應微波毫米波射頻芯片的民營企業。據瞭解,目前鋮昌科技研發生產銷售的是微波毫米波射頻芯片,現已加大在民用及5G物聯網芯片方面的研發投入,積極研究開發民用5G芯片。

和而泰之所以收購鋮昌科技,一方面是因為非常看好鋮昌科技的技術能力及國產芯片巨大的成長空間,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鋮昌科技與和而泰在業務方面的協同效應。第一,收購鋮昌科技使得和而泰的產業鏈向上遊IC領域延伸,有利於產業鏈整合;第二,鋮昌科技有比較強的軍工資質,在軍工航天領域有較好的客戶資源,和而泰未來可藉助鋮昌科技的渠道資源,拓展軍工控制器業務;第三,和而泰在物聯網布局多年,而5G物聯網實際上就是射頻技術的應用,因此鋮昌科技的技術對和而泰物聯網板塊的發展也有一定幫助。

公開信息顯示,和而泰收購鋮昌科技後還推出了一系列的激勵措施,包括針對鋮昌科技的管理人員及核心骨幹員工的員工持股計劃,通過信託計劃籌集總額10000萬元用於購買和而泰股票,目前該次員工持股計劃已經從二級市場購買完成,從召開董事會審議到實施完成歷時一個月餘,也體現了公司對鋮昌科技公司未來發展的高度重視,肯定了鋮昌科技經營業務在公司未來規劃中的重要戰略地位,為公司未來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穩定的人員基礎。

智能硬件、物聯網(IoT)與人工智能(AI)大數據業務正進入收穫期

“智能硬件、物聯網(IoT)與人工智能(AI)大數據綜合服務平臺這塊業務是從2014年就開始投入和佈局的,那時候‘人工智能’還不是熱門詞彙。”劉建偉提到,我們理解的智能家居、物聯網等,首先是以大數據為背景的,構建的系統一切是基於大數據平臺、基於人工智能計算形成的家庭的全場景、全週期的這樣一個場景服務,以及所有合作伙伴,不管是製造業、服務業、商貿企業,還是政府管理的公共服務業,我們都進行全方位的服務。

據瞭解,和而泰在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領域有著自身獨特的優勢,因為公司依託智能控制器佔據了海量核心數據“入口”,截至目前,已開發出了智慧睡眠、智慧美容、智慧家電、智慧水生態、智慧農業等領域的100多種智能硬件族群,並在養老院、美容院、酒店、學校、幼兒園、地產商等多個產業領域得到實際應用,正在進入收穫期。

劉建偉及其團隊對物聯網(IoT)與人工智能(AI)大數據綜合服務平臺業務抱有非常大的期待,如果這塊業務按照預想的方向發展,未來有可能顛覆家居、醫療健康、美容等多個行業,對大數據平臺的定位,是希望未來成為社會運行的支撐平臺。

前期公司股東創和投資擬將所持公司430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5.02%)協議轉讓給上海悅仁醫院管理有限公司。轉讓後,創和投資持股降至4.33%,與一致行動人劉建偉合計持股21.68%。劉建偉表示,“創和投資於2014年參與定增成為公司股東,一直看好公司發展,本次轉讓旨在優化公司的股東結構,利於加快實施公司的發展戰略並促進公司長期穩定發展。”

另外,本次股權轉讓完成後,上海悅仁醫院管理有限公司將成為和而泰的重要戰略投資者,未來將結合其自身醫療健康服務資源,與和而泰在智慧家庭、智慧醫療等方面深入合作,整合專家和醫療健康資源,幫助公司推廣落地智慧家庭、智慧醫療的物聯網解決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