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領悟老祖宗這三句話,會越過越好,越活越順

摸爬滾打了幾十年,人到中年,往往會迷惘又慌張。但是,如若你能夠靜下心來品讀領悟老祖宗留下的這三句話,那麼生活無論是坎坷還是暢達,心態就會一直恬淡,日子就會過得越來越順。

一、

貧不足羞,可羞是貧而無志;

賤不足惡,可惡是賤而無能。

——《呻吟語》

貧窮並不值得羞愧,人窮志短才是有必要羞愧的。

卑賤者並不令人厭惡,真正可惡的其實是貧賤而無能。

我們評價一個人的時候,不可視其富貴出身,而是要看他真實的志向、品格和能力。

人到中年,領悟老祖宗這三句話,會越過越好,越活越順

泰勒斯

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長期閉門謝客,集中全部精力和心思鑽研哲學。有一次,他聽見有一些地痞流氓對於哲學說三道四,還說泰勒斯是個只知道瞎想的傻瓜,一事無成。

泰勒斯聽後很憤怒,決定用自己的能力和事實作為風言風語的強力反擊。那一年正巧希臘橄欖的收成不好,泰勒斯趁機低價大量收購榨橄欖油的工具。

待到第二年,橄欖大豐收,他的工具所佔的市場份額在當地儼然形成壟斷,這時他再把這些工具租給需要的人家,租金就由他說了算。

事後,泰勒斯把賺來的錢接濟了貧苦窮人,雄辯的事實更是狠狠地打了愚蠢的人們的臉,當泰勒斯再次專注於哲學研究時,再沒有說他是個傻瓜的人了。

說到底,貧而有志,賤而有能,這才是真正不露聲色的聰明人。即使貧困,但是志向高遠,那麼前途依舊可期;即使身份低微,可是有能力有手段,誰能斷言他一生卑賤?

人到中年,領悟老祖宗這三句話,會越過越好,越活越順

二、

處世不必邀功,無過便是功;

與人不求感德,無怨便是德。

——《菜根譚》

處世時不需強取功勞,沒有過失就已經算是功勞了;

和人相處不要總是希望別人對你感恩戴德,沒有怨言就已經算是知恩圖報了。

前幾天看到知乎上有一個話題,“怎麼理解‘我收到的祝福比送出的少’比較合理?”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常見的處世為人的困惑。

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可以看作是單向鏈條式聯繫,即使你廣結人脈,即使你有求必應,即使你苦心經營,念念不忘,也還真不一定必有迴響。更不用說,那些由於工作原因留了號碼、加了微信的匆匆過客們,一旦合作關係結束,誰還知道誰是誰呢?

人到中年,領悟老祖宗這三句話,會越過越好,越活越順

佛家說,隨緣而不攀緣。處世不邀功、不求感德,就是對現實人情有了透徹冷靜的認識,不再為了小恩小惠的給予而斤斤計較,而是以善良作為處世為人的根基,將無過無怨視為最大的功德。

真正智慧的人從不邀功求榮,他們信奉“聚散離合本是緣”,他們力行“得即高歌失即休”,身行萬善,心無牽累,悠悠哉哉獨步人生。

三、

心為形役,塵世馬牛;

身被名牽,樊籠雞鶩。

——小窗幽記

人心如果成為身體的奴隸,那麼活在世上就如同牛馬一般;

倘若身心為聲名所牽累,那麼就如同關在籠中的雞鴨一樣了。

如果我們要想要享受人活於世的樂趣,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遠離名利場。從古至今,對功名利祿不厭其煩、孜孜以求的人,其結局往往就是“心為形役,塵世馬牛;身被名牽,樊籠雞鶩”。

人到中年,領悟老祖宗這三句話,會越過越好,越活越順

莫泊桑寫過關於一條項鍊的故事。

小公務員的妻子瑪蒂爾德為了參加一次晚會,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向朋友借了一串鑽石項鍊。當晚,瑪蒂爾德果真豔壓群芳,受到男性的追捧。

不料,項鍊在回家途中不慎丟失在車上。為此,她只得借錢買了新的鑽石項鍊還給朋友。

身負重債的她在之後十年中,緊衣縮食,什麼髒活累活都去幹,最終終於還清了所有的債務,自豪地把這十年的辛勞告訴給那個借項鍊的朋友。

最後,卻得知所借的項鍊原是一串假鑽石項鍊,根本不值什麼錢。

瑪蒂爾德的一生就是被那一條項鍊束縛、扭曲的一生,項鍊成為她的枷鎖,項鍊成為她的悲劇。

這就告訴我們,人不能被物慾牽著鼻子走,人不能為錢財聲名而活,人應該有更高明的人生追求。

人到中年,領悟老祖宗這三句話,會越過越好,越活越順

所以,莊子為了這種追求,斷然拒絕了楚威王“許以為相”,並沒有屈服在錢財地位的誘惑下。垂釣於濮水之畔,暢遊於濠梁之上,陶醉於碧波盪漾之中,悠然自得於儵魚之樂。

為名利所困並非沒有解救之法,精神空虛仍然有計可施:

面對官名利祿切忌難以自持,名利場上多迷幻,拋開世俗貪念,學會揮手告別,人生的真味才能在悠長的歲月中,慢慢磨出芳香。

【免責說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公眾號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公眾號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公眾號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