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是爲了你的理想,還是不讓別人失望

兩週以前,朋友在公司因為暈倒而被送到醫院,診斷後她被告知患了美尼爾綜合症。

不是很嚴重的病,但很折磨人,頭部只要一動就感覺天旋地轉,更要命的是耳朵除了嗡嗡聲聽不到其他任何聲音。

正是需要被人好好照顧休養的時刻,可是她卻隻身一人背井離鄉在遠方。這幾年她都是獨自在深圳的一家外企打拼,天南海北飛來飛去,忙得不可開交,卻沒什麼機會能飛回家看看。

忙是為了你的理想,還是不讓別人失望

大概是因為生病的原因,這個野心勃勃的女超人在微信裡跟我說: " 我真的想家了,想到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 "

出院後朋友休息了兩週,緊接著就回到了公司,繼續開始工作,那個哭著跟我說她真的想家了,不想繼續在深圳待下去了的姑娘,就好像不是她一樣。

4年前朋友一個人去到深圳,和陌生的姑娘合租下了一間50平米的老房子,然後開始了掙錢養活自己的生活。

那時候,她常常熬到凌晨還抱著筆記本,打著哈欠準備第二天的PPT,壓力大的時候,她一連起過十幾個口腔潰瘍。

我聽過她無數次抱怨生活太累,也見過她無數次預謀著要辭職回家,可她還是在一覺醒來後又重新打起精神,繼續她的人生。

忙是為了你的理想,還是不讓別人失望

我發現成年人的生活都是如此,不論你在哪兒,不論你做著一份什麼樣的工作,你都會有情緒崩潰的時候,也都會因為一些麻煩和問題而懷疑自己的人生。

但脆弱和動搖都是暫時的,即使你痛苦到喝醉了一場酒,大罵生活狗血,可第二天,你還是會把那些壞情緒連著你的宿醉通通丟掉。

忙是為了你的理想,還是不讓別人失望

" 長大 " 是個殘酷的詞,因為我們總是在遇到了難熬的事情之後,才能學會如何長大。

我們慢慢開始知道,人生就是因為要實現你最初的選擇,而不得不去經歷一個又一個的坎兒。

想要實現的目標好像永遠遙不可及,但內心所產生的焦慮卻永遠沒有人真正懂得。

我有一個有點理想的學法律的同學,工作4年,硬生生把自己從陽光男孩兒逼成了一個神經質的、神情嚴肅的大叔。

剛畢業的時候,他原本有機會聽從家裡的安排,做一份安逸且有保障的工作,但是他權衡再三,還是決定從頭開始做律師。

大概是因為見到的都是爭鋒相對的惡意,他開始從溫柔變得犀利,可是因為高高的卷宗常常充滿了謊言和不易被發現的真相,他又開始從犀利變得無助。

忙是為了你的理想,還是不讓別人失望

這份職業在他眼裡存在的意義,並不只是能讓錢跑進口袋,但見多了不公平的事情,他也開始覺得揪心,開始無能為力。

但儘管這份職業讓他變成了一個不太可愛的人,他依然在努力成為一個合格的、優秀的律師。

忙是為了你的理想,還是不讓別人失望

人其實真的不必活得太累,但如果一個人經歷著這麼累的生活,那一定是因為他自己心甘情願地選擇了這樣的生活。

長大以後我們常常抱怨生活,抱怨它剝奪我們的天真和空閒,卻給予我們忙碌、焦慮、恐慌和難過。可是我們也都知道,我們都可以選擇更輕鬆的生活。

我們可以每天一覺睡到自然醒,可以夜以繼日用肥皂劇來熬過時間,可以辭掉讓我們感到萬分辛苦的工作,可以不顧一切去尋找那些所謂的詩與遠方。

我們明知道這樣的生活可以被我們選擇,但我們也知道自己永遠也不會選擇這樣的人生。

後來我們所選擇的,是忙完一個階段在心裡給自己打氣,然後接著去忙下一個階段,是不論做什麼,都會好好考慮到現在和將來。

是努力做一個自律的人,在偶爾的崩潰過後,迴歸正常好好生活,是明知道生活很累,但還是願意用最好的狀態,去面對明天和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