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龙池——因“有井溢水成湖,并时有黄龙出没”而得名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消息:景龙池位于东关长乐坊东段路南,南北纵街,南接柿园路,北至长乐坊。唐代,景龙池是兴庆宫的一部分,传说是因井中出现黄龙而得名,所以又有九龙池之称。

景龙池——因“有井溢水成湖,并时有黄龙出没”而得名

据《长安地名录》记载,武后及唐玄宗时期,此地有井溢水成湖,并时有黄龙出没湖中,被视为奇景,故以此得名。又因“景”与“井”在古汉语通用,故以后相沿此巷为“景龙池”,也叫隆庆池、井龙池、龙池和兴庆池等。

相传,唐中宗时期,长安东部隆庆坊的地下水位突然升高,一户王姓人家宅院里的井水开始慢慢外溢,后来就逐渐淹没了周围低洼的地方,形成了一方 10 余顷的池塘。街巷里一时议论纷纷,有人说这个池塘气滋云生,是一种风云际会之兆。还有人曾看见晨光里潜入过一条霞光附体的游龙,说坊里肯定是栖居了真命天子,而后来形势的发展也印证了这个预言。中宗生性比较仁厚,又几经武则天的封立废黜之后,早就心灰意冷不喜政事了,而韦皇后与安乐公主却对权柄有着不小的野心,她们先是借机参政,进而又萌发了篡位的野心,竟联手毒死中宗,企图想效法武则天称帝。临淄王李隆基觉察后,果敢地率领御林军杀进皇宫,铲除了韦后和她们的那帮羽翼还未丰的党羽,又在太平公主的号召下,恢复了唐睿宗的帝位。李隆基虽非长子,却因平叛有功就被破格封立为太子,不久又接受禅让登基,成为了开创一代盛世的明皇。隆庆坊原是李隆基为临淄王时的府邸。坊间的池水,也就因隆庆坊而取名隆庆池。李隆基登基后,为避讳便改掉了隆庆坊的“隆”字,因为这里让一个封王成为了天子,所以就取了一个“兴”字,从此坊名就更名为了兴庆坊,而隆庆池也随之改称兴庆池了。

古人认为,水为穴之外气、龙之血脉。此处外气横行,内气止生,自是一处“见龙在田”的宝地。李隆基从这里登上了权力之巅,对此地也就情感有加,于是便于开元二年(714 年)开始,以原太子殿为主重修宫室。后经 14 年的修葺最终扩建成为了著名的殿宇兴庆宫,与太极宫、大明宫一起并称为长安三大内。公元 728 年,唐玄宗由大明宫移驾兴庆宫。从此坐拥龙脉,紫气围拢的南内,开始演绎了华夏文明史上最为绚烂的华彩,直将大唐王朝带入了一个鼎盛的繁荣时代。

当年唐玄宗的观鱼台遗址就位于景龙池北口路西,在一老母庙遗迹处。如今,景龙池巷口矗立有大石碑和路边腾起的石龙,显示出这条小巷的独特来历,而路旁的石龙雕塑,就是景龙池历史浓缩的标志。(供稿 文/图 碑林区委宣传部 编辑 葛小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