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记者话年味」正月初二 “探亡日” 不能忘却的历史

文 / 图 海西晨报 · ZAKER 厦门 记者 刘宇瀚

" 新春朔旦高门开,济济衣冠接踵来。独有古风初二日,杜门谢客自举杯 "。今天是大年初二,莆仙话也叫 " 初二日头 ",是禁忌日。在这一天,人们不敢互相串门或走亲访友,因为这一天也是莆田习俗中的 " 探亡日 "。这一切源于明嘉靖期间,倭寇攻陷兴化城,兴化府城更是全国第一个被倭寇攻破的府城。那是一段残酷的历史,四百年前一段惨痛的历史。

明嘉靖四十一年十一月,倭寇攻陷兴化府城和平海卫城,在莆田屠城三日,然后据城达六十日之久。这一年的春节,莆田人有家难归,更谈不上吃上团圆饭。直至戚继光率军从浙江赶来,倭寇闻讯退守平海卫后,民众才陆续回城,并于正月初二互相到亲戚家探视存亡情况,初四补过大年。从此,初二 " 探亡期 "(禁忌走亲戚)、初四 " 做大岁 "(即过大年)就成为莆田许多地方至今保留的一个独特的风俗习惯。

《莆田县志》载,仅明嘉靖二十二年至四十二年间,倭寇对莆田的祸害就达十五次之多,烧杀掳掠,罄竹难书,堪称全国之最。

大年初二禁忌走亲戚,同学会成了主基调。畅谈一年中的得失,回忆过去的往事,或是登高望远。今天,我和发小就相约,去寻找逝去的时光。和发小上至 31 楼天台上,远眺前方,满是钢筋水泥。从小学习生活过的学校和单位厂房,早已没了踪影。" 那个四楼平台就是我家的,你看看,我以后要做成一个菜园子,让孩子在那玩。" 发小兴奋地说。

在众多建筑之间,一块空地正在开发,那是在建的尚书公园。尚书公园得名于 " 尚书墓 "。崇祯二年,明万历进士、荣禄大夫、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林尧俞赐葬于莆田涵江苍林村前黄自然村。至今,墓地尚存石翁仲、石马、石虎等,规模较大,规制甚高,当地民众称为 " 林尚书墓 "。

「新春走基层 记者话年味」正月初二 “探亡日” 不能忘却的历史
「新春走基层 记者话年味」正月初二 “探亡日” 不能忘却的历史
「新春走基层 记者话年味」正月初二 “探亡日” 不能忘却的历史

小学时代,我看了一些探宝小说,对 " 尚书墓 " 兴趣很大。课余饭后,常约一些小伙伴去 " 尚书墓 " 探险,还时常骑到石马上面纵情驰骋,现在想想真是对先人的不敬。有文献记载,林尧俞善书法,是明代著名书法家。其书法作品,至今还高价流传于世。林公以居官端直,不阿阉党威势而闻名青史。当时,自号 " 九千岁 "、提督厂卫(东厂与锦衣卫)的大奸臣魏忠贤修建府第请他书匾,尧俞硬是不允。于是大阉竖只好矫旨命书。林公不畏权势,大书 " 畏天堂 " 三字,并题曰 " 礼部尚书某奉旨书 "。其敢斗奸佞的勇气与智慧,至今传为美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