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龟速谁的锅?测完12款路由器我有了答案

“评测君,路由器评测啥时候出”

“啥时候出”

“啥时候出”

唉,我又不是你家网管……算了算了……

开门见山,先上推荐

上网龟速谁的锅?测完12款路由器我有了答案

如此简单苍白地给出结论,完全是照顾大家的脑回路。因为对大部分人来说,本文的字你全认识,但可能没几句能看懂。不服的可以上车一试↓

无网络基础知识用户必看

• Wan接口:用来连接网络运营商给的猫或甩到房间里的网线。

• Lan接口:用来连接需要插网线上网的设备。 • WiFi2.4G:用来连接手机、Pad等无线上网设备,即WiFi信号。

• WiFi5G:跟2.4G一样,但是传输速度比2.4G更快,穿墙能力比2.4G较弱。

• 100M宽带:运营商所说的100M是指100Mbps(每秒传输速度),而非我们理解的100MB/s。1Mbps=128KB/s,1MB=1024KB,所以8Mbps=1MB/s,100Mbps=12MB/s。所以如果你家里安装的是100M宽带,那下载的最快速度也就12MB/s左右。(贴心如我,后面所有速度相关的测试结果数据均已换算成MB~)。

• 你家网不好不一定是谁的锅,看一下网络运营过程,你就会发现,其中的任意一个环节有bug都可能影响你的网速。

上网龟速谁的锅?测完12款路由器我有了答案

科普毕,看选品,考虑到大多数普通家庭使用,这次选了12款入门级路由器进行横评,价格集中在100-400之间↓

上网龟速谁的锅?测完12款路由器我有了答案

开发大哥撸完代码连夜赶制了评测框架,计划做9个实验,并且为了数据的准确性,每个实验至少做3次,历时一周不间断地做了27次实验得出最终结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评测逻辑

1. 仅对路由器的网络传输性能、信号衰减、功耗、发热4个方面进行评测。至于路由器的USB功能、WPS、易用性等因普通用户不常使用不做点评,而且不是每个路由器都具备这几个功能。

2.上网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快不快,所以网络传输性能作为重点指标。

3.有时各房间网速不一样,这是穿墙能力的问题,也很重要,作为辅助指标。

4.功耗和发热仅供参考,不作为不推荐理由。

评测详情

1

网络传输性能

实际传输中,会涉及到有线终端,也会涉及到无线终端,可能使用2.4G,也可能使用5G,糟老心了…但是,毕竟有开发大哥坐镇,二话不说每种情况都测!

场景一:有线Wan→有线Lan

上网龟速谁的锅?测完12款路由器我有了答案

不测不知道,一测吓一跳,神秘误区之千兆路由:一些路由器广告或包装上会宣称光纤级或千兆路由,本以为这个千兆是指2.4G+5G=1000Mbps以及Wan/Lan口使用了1000Mbps的传输速率,但实际上后者有可能不是千兆,我司采购人员就踩了这个坑,果不其然,经测试发现有6台设备的Wan/Lan接口的速度为100Mbps↓

上网龟速谁的锅?测完12款路由器我有了答案

这意味着如果你家里安装了100M以上的宽带,这6台设备中最多只能实现100M,多出来的?不好意思带不动。掐指一算,按照国内网络升级的速度,这类路由器离遇到瓶颈不远了,当然,你家宽带不高于100M的话,暂时不影响使用。

不过作为一个对生活有要求的组织,榜单中只分两个名次,第一名致所有1000Mbps的选手,最后一名送给所有100Mbps的选手。

通过测试发现Wan到Lan、Lan到Lan的传输速度均可以达到设备的理论值,并且相同,所以在数据上我们就整合了一张数据表,后续涉及到Wan口的测试也均以Lan口代替。

场景二:Wan/Lan→WiFi 2.4G

日常采坑之默认设置:现在大部分的路由器在易用性上都可以做到智能引导,所以使用起来很简单(个别设备不是很友好,如Netgear与D-Link),但也正因路由器设置越来越简单,一些高级功能默认被隐藏。

本次采购的12款路由器在默认设置环境下,2.4G信号连接速度都无法达到理论上的300Mbps,最快只能实现144Mbps。考虑到绝大多数用户不懂如何设置,最后我们选择在144Mbps下测试理论速度。

上网龟速谁的锅?测完12款路由器我有了答案

不出所料,有线网口是1000Mbps的比所有100Mbps的都要快,但差别不是很大,最快和最慢只差了2.7MB/s。好消息是,如果你安装的是100M宽带,那理论上你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但坏消息是,理论是理论,实际使用中,难免会受到邻居的干扰、墙壁的阻隔、同时联网设备数量的影响,因此可以大胆猜测,以上12款路由器的2.4G信号可能都无法榨干100M带宽。

场景三:Wan/Lan→WiFi 5G

上网龟速谁的锅?测完12款路由器我有了答案

是的,你没有看错,有线网口是1000Mbps的仍然比100Mbps的都要快,并且快很多。

腾达AC9、水星1200M D12G、TP-Link 5620 有线到WiFi的传输速度都已突破65MB/s,这意味着传输一部4G电影,只需要60s!帅到炸!

小米3G、荣耀路由Pro、极路由4增强版3位选手处于第二梯队,速度在48~55.8MB之间,理论上,这个速度足够满足普通家庭需求,如果你不是数据党&数码控,在纯速度上前6款设备都值得购买。

第三梯队,断崖式落差已经无需多言。原本5G的传输速度都可以突破40MB/s,但碍于设计上使用了100Mbps的有线接口,传输速度低到可怜也不足为奇。

测到这里,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和上一情景对比,5G信号比2.4G快很多。那么2.4G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在于5G不万能,穿墙性能稍逊于2.4G,(具体可参考下文穿墙性能测试部分),实际使用时可酌情切换。

场景四:WiFi→WiFi

这种情景又细分为两组测试↓

① 2.4G-2.4G传输

上网龟速谁的锅?测完12款路由器我有了答案

② 5G-5G传输

上网龟速谁的锅?测完12款路由器我有了答案

这个测试可以理解为同时使用无线网络的设备A给设备B传文件,即内网传输文件。腾达AC9的速度又亮了,打call。但大部分用户是没有这种需求的,所以此项指标没有列入推荐指标内,仅供有需求的朋友参考。

2.穿墙性能

穿墙性能测试其实就是信号强度测试,因此也考虑了2.4G和5G两种情况,介于实验条件有限,我们选择了几个连在一起的会议室做模拟信号强度实验,我司会议室平面图如下:

上网龟速谁的锅?测完12款路由器我有了答案

然而,问题来了,会议室与会议室之间使用的是石膏板墙,类比住宅需要换算一下:

我司会议室墙×2=普通住宅一堵隔断墙 我司会议室墙×3=普通住宅一堵承重墙

同样对12款路由器进行了横评,但限于篇幅,这里只对推荐的4款进行解读,对其他设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数据详情

上网龟速谁的锅?测完12款路由器我有了答案

上网龟速谁的锅?测完12款路由器我有了答案

单位dBm(1毫瓦的分贝数)是衡量通讯设备信号强度的通用指标,这个数值越大,表明信号越好。由于路由器信号强度一般较小,折算成为dBm一般都是负数。(负数-1比-10大你知道吧)

从上图可以看出:

• 在起始位置,这4款的2.4G信号不分伯仲,5G有所差别,但这种差别在实际使用中的感觉是不明显的;

• 到了第3堵墙,双双衰减到一半;

• 再到第5堵墙,几乎衰减到1/4,2.4G信号平均衰减到-58 dBm左右,而5G信号衰减到-67dBm。

也就是说,假设信号无干扰、宽带线路没问题,如果你想和队友约两把“王者农药”,你在路由器边上玩延时约40ms,但如果你跑到第5堵墙的位置,那就等着延时150ms左右吧。

想到这个举例后,开发哥哥燃起了玩游戏的热情,于是一群程序猿特意把4个设备带回家进行了实际使用验证(以公谋私),腾达AC9略好于其他三款,水星与TP-Link持平,小米稍逊,但是依然可以满足使用。

3.功耗测试

这是两个既无聊又无趣的测试环节:

①待机功耗测试:将路由器插上电源,无终端设备连接,待路由器稳定后,采集一分钟的功耗数据,取平均值。

②最高功耗:使用2.4G、5G、Lan同时进行数据传输,采集一分钟的功耗数据,取平均值。(USB口未使用)

如果有人怀疑过开发哥哥收了腾达AC9的黑钱,那现在是时候澄清了,它的待机功耗和最高功耗都是12款中最高。

上网龟速谁的锅?测完12款路由器我有了答案

按照腾达AC9最高功耗8.92W、24小时开机、一度电0.5元计算,开机一年约消耗电费(8.92W×24h×365天/1000)×0.5=39.06元,好像也不是很多哈,但是如果家里没有联网的报警或监控设备,建议出门时随手关闭电源,开发哥哥说绿色地球从你我做起。

4.温度测试

据说温度过高会导致设备加速老化,而且容易信号不稳定,因此严谨的开发哥哥再次上线并进行了实测。

在室温25℃的环境下,打开路由器,按照外形设计水平或竖直放置24小时,使用红外摄像机拍摄路由器及电源,然后取机身最热点的数据。

上网龟速谁的锅?测完12款路由器我有了答案

按照国标要求,主机外壳及电源适配器允许温度95℃、9V电源线允许温度75℃。总体来说,12款路由器温度虽然有差别,但是都远低于国标,并且用手触摸也仅仅是发温不烫手,因此都可以放心使用。

友情提醒:对于电子产品,注意通风,不要放在角落里,也不要使用其他东西覆盖在上面。

四、具体评测方法、结果与解读

1.测试用硬件工具

MacBook Pro (Retina, 15-inch, Mid 2015)

DELL R410 CPUE5620*2 内存32G 硬盘450G 15000rpm*4组Raid0

华三(H3C)ER8300G2-X 路由器

Mac 雷电口千兆有线网卡

台式机I5-4590/24G/SSD128G/华硕PCE-AC88u(用来验证Mac本无线速度是否会成为瓶颈)

2.测试用系统&软件

MacOS、Centos7、Nginx、iperf3、wget、NetSpot

3.试验方法

本次测试主要是为了验证路由器的无线网络性能,所以为了排除干扰,我们选择了公司的地下车库。地下车库的2.4G只有1、13信道有信号,5G只60信道有信号。

对于路由器的设置,使用默认出厂固件,SSID设置为FangXinXuan和FangXinXuan5G、加密方式WPA2 个人、密码12345678

2.4G信道选择6,5G信道选择157,工作频率默认。

测试无线性能的时候,无线路由器与无线终端设备的距离为60CM,两台无线终端设备之间距离30CM,并且路由器与无线设备在同一高度。对于有天线的路由器,我们按照普通用户的摆放方法,将天线全部竖直向上。对于没有天线的路由器,我们将所有的路由器正面面向无线终端设备。

R410运行Nginx作为Web下载服务器;启动iperf3作为Server(iperf3 -s -f M)

Mac1运行Nginx作为Web下载服务器;启动iperf3作为Server(iperf3 -s -f M)

Mac2作为客户端使用wget下载R410上一个2G文件;使用iperf3 -c $ServerIP -t 300 -f M 测试速度

Wan-Lan:R410接入ER8300G2的Lan口,被测路由WAN接入ER8300G2的Lan口,Mac2接入被测路由Lan。

WAN/LAN-Wifi:R410接入被测路由Lan。Mac2接入路由2.4G或5G。

Wifi-Wifi:Mac1、Mac2同是接入被测路由的2.4G或5G

测试期间关闭所有设备的蓝牙(包括手机上的蓝牙),拔掉所有USB设备。

数据采集wget与iperf分别测试5次,取最大值数据。

最后:感谢之前公众号粉丝otone的提问。对于组网方案中,使用Lan直接代替Wan的确有些不严谨。忽略了如DHCP的MTU一般是1500、PPPoE的是1492;并且绕过了PPPoE协议及NAT。

但是考虑到我们本次评测的是无线网络性能,而且Wan-Lan的转发速度可以达到112MB/s或11.2MB/s(每个设备自己的Wan与Lan口速率都是一致的)。所以我们认为对本次评测的数据结果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的。

疑难杂症诊疗区Q&A

Q:除了放心选推荐的路由器外,自己该如何挑选?

• Wan/Lan接口优先选择千兆(1000Mbps)

• 优先选择带有“11ac”或“双频”标识的设备,即表示该设备支持2.4G与5G。(如果支持MIMO更好)

• 尽可能买包装上标称无线速度1200M以上的

• 钱多挑贵的买,这里还真是一分钱一分货。

Q:路由器辐射大吗?家里有准宝妈,比较担心

辐射分为两类,一类是α射线、X射线和中子射线等,这类辐射像X光照片检查、核辐射等,辐射量过多就容易致癌。另一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线、电磁辐射等,辐射量小,一般对人体无直接伤害。路由器属于后者。

一般路由器的发射功率只有20分贝左右,小于我国现行电磁辐射防护标准《GB8702-88》中规定的40分贝,而且随着使用距离增加,辐射会急剧减小,如果你不天天抱着路由器上网基本没啥事。

Q:我家100M联通或电信的宽带,为什么我的下载速度还是很慢?

100M宽带其实是100Mbps=12MB/s。你在电脑上如果能看见12MB/s 的速度,那真是良心运营商!

Q:为什么重启路由器网络就好用了?

两个原因:

• 路由器长时间运行本身就会导致运行异常,重启休息一下就好了。还记得小时候网管说的那句“重启试试”吗?

• 到了大家上网的高峰时段,无线路由器会发生信道干扰,而路由器有一个智能算法,在启动的时候会自动选择一个相对没有干扰的信道,所以重启之后你觉得网速快了。

Q:路由器该摆在家里的什么位置?

• 首先应避免干扰源,如微波炉、电磁炉、空调、冰箱这类大功率家电,尽量要保持2米或以上的距离。

• 尽可能摆放在房屋的中心位置,最大限度避免信号死角的产生。尤其不要紧贴墙根或放置在弱电箱里。

• 尽量不要被其他物品覆盖或放在视野不可见的地方,因为设备温度过高时会触发设备的保护机制,导致设备性能降低。长此以往还会导致使用寿命大幅减少,严重的会引起火灾。

PS:很多带有外置天线的路由器,大家摆放的时候为了美观将天线全部竖直摆放,其实这样是不科学的,天线应该按照一定的倾斜角度摆放哈。

写在最后

看到这可能有朋友要吐槽:根本没测稳定性。别急,是因为路由器行业内的生产方案是由几大芯片厂家提供的,而品牌厂商只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并且无线路由器发生不稳定大多是因为信号干扰或摆放位置不佳,综上,此次没有对稳定性进行测试,防止发生误导性消费。

日常絮叨

* 此次检测为放心选实验室检测,数据仅对送检样品负责。

* 检测样品均以消费者身份匿名采购自京东、天猫等第三方电商平台,价格仅供参考。

* 各种条件所限,文中一定会有瑕疵和不足之处,如有问题,欢迎批评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