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男孩——中年幼稚男

老男孩——中年幼稚男

看了一集電視劇《老男孩》就看不下去了。因為明顯是蘿莉愛大叔的翻版。天真、活潑的女孩愛上成熟、有擔當老男人的故事。最終自然是有情人終成眷屬。

但我想說的是這部電視劇除了名字是對的,其他基本都是瞎編。老男孩這個詞是由兩部分組成的:老和男孩。換句話說,小孩的心理,老人的體質。

七零後和一部分八零後是比較糾結的一代。他們事業有成,為人處事圓滑,講義氣,有擔當。但我告訴你,那只是屈從於社會對他們的要求。在表面光鮮的背後是一顆情感上極為幼稚的心。

從小經歷的就是社會的鉅變,文革結束,恢復高考,改革開放,西方自由化侵襲,反腐倡廉……好像每一個階段都有那個時代烙印的價值觀。這很容易導致一個人腦子裡一團漿糊,不知道自己的價值在那裡,怎麼做是對的。而那個時代父母的教育特點則是重視物質的溫飽,而輕視孩子精神的需求。孩子要麼被冷落,要麼承受暴力,孩子壓抑自己的童真,以迎合父母。

長大以後,他們的行為方式沒有發生變化。以前是迎合父母,而現在是諂媚於社會。他們變得很成熟。好像可以將一切擺平。但那只是為了自己的虛榮,面子。他們內心是孤獨的,幼稚的。他們從小就沒有學會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情感,所以成年後只能迂迴的表達,甚至變態的表達。那些經常泡在餐館呼朋喚友,不醉不歸的都是這樣的人。那是一種“口欲期”的滿足。他們從小缺失得太多了。酒桌上,他們用吹噓來掩蓋自己的自卑。但從不敢暴露自己內心幼稚的情感。他們害怕被嘲諷,被蔑視。

他們最大的問題就在情感方面。工作,生活畢竟看得見,摸得著,有一定的規則。而情感相比較而言更加的虛無飄綿,難以琢磨。他們只能用工作的方式來套用情感。他們談戀愛就是單純為了結婚,而結婚是到了結婚的年齡,生孩子是到了生孩子階段……這好像是一種成長的節奏,小學畢業自然上中學,中學畢業自然要上大學……

但情感的規則卻恰恰不是這樣的。日久生情,生的不是愛情,而是親情。無論你如何努力,感情該沒有,還是沒有。這讓我想到了一句俏皮話“廁所拆了,蓋樓房,臭底子”如果你當初是為了符合社會標準而結婚,那就別指望情感上得到什麼寄託。你充其量得到的是安全感,歸屬感,減緩你的只是單身的焦慮。

沒有情感的婚姻,就像沒有養分的土壤。長出來的只有醜陋的荊棘。看看那婚後臃腫的油膩男,你就知道他婚姻的現狀了。

他們對婚姻極度不滿,心中有著種種衝動,但這種衝動是十分幼稚可笑的。他們的心理基本都藏著一個女神,那個女神完美的幾乎無可挑剔。而且男人們會幻想他們將會有一段真摯,刻骨銘心的愛情。

現在明白每當同學聚會時,鑽被窩的為什麼這麼多了吧!不是好色!而是這些男人將心中的女神投射到他們的女同學身上。通過此來得到替代性的滿足。

這些男人一般不會離婚,不是因為對家庭的責任和對妻子的愛。當然對外他們是這樣宣揚的。他們是膽怯,對一段新的情感前途未卜的退縮。

他們也會耐不住寂寞尋找婚外情,但這種婚外情裡,他們處處充斥著對心中女神的期待。他們表面在找一個女人,實際是找一個心中女神的替代品。心理學叫做“投射”。

但結果總是悲慘的。無論是天真少女,還是資深熟女當上床後,發現你情感上就是一張白紙,甚至比她們還乾淨時,憤怒會讓美女瞬間變成野獸。傷痕累累的你只能遙望星空,不斷地嘆息“我的夢中女神到底在何方!”

前幾年不是時興蘿莉愛大叔嘛。奉勸這些黃毛丫頭,騙點錢,賺點人脈,就趕快“割肉”吧!他們不是績優股,長期持有你會連本都輸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