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不良資產風險持續暴露 批量轉讓成處置首選

銀行不良資產風險持續暴露 批量轉讓成處置首選

8月23日,由新浪財經主辦的“2018中國銀行業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主題為“未來銀行之路:固本與攻堅”。論壇邀請了監管層領導、銀行業高管等重量級嘉賓做主旨演講,銀保監會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監事會主席於學軍、工行董事長易會滿、中國光大集團董事長李曉鵬、中行副行長張青松、建行副行長章更生、華夏銀行行長張健華、平安銀行董事長謝永林、北京銀行董事長張東寧等作主題演講。

在內外部經濟環境不確定性加大,以及強監管政策要求銀行加快風險暴露和處置的背景下,銀行業不良貸款率自二季度以來重啟加速上升趨勢。如何處置不良風險再次成為銀行業討論的熱點,在昨日舉行的“2018中國銀行業發展論壇”上,來自監管部門、金融機構的多位資深人士不約而同地談到了不良資產的問題。

來自銀行、資產管理公司的高管認為,不良資產問題越拖越嚴重,銀行應加快步伐並加大對不良資產的處置力度, 首選方式應是批量轉讓,對於市場化債轉股則應謹慎選擇轉股企業。

於學軍:大規模貨幣擴張難進行 強監管是未來常態

銀保監會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監事會主席於學軍表示,在內外部環境影響下,中國銀行業可能面臨新一輪的大額不良資產暴露的局面,因此如何有效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同時又可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尤其是中小企業的發展,是銀行業面臨的重大課題。

於學軍表示,從內部看,貨幣超發是資產泡沫化的主要因素,人民幣的真實購買力大幅縮水,對外貶值對內通脹壓力加大。從外部看,同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局面,“第一,美方挑起的貿易戰造成複雜局面。第二,美聯儲持續加息,對非美貨幣——包括人民幣造成了貶值壓力,貨幣擴張難度加大。第三,全球寬鬆的貨幣政策環境正在迴歸正常,對中國的宏觀調控造成影響。”

因此,於學軍認為,在內外部環境的約束下,中國難以進行更大規模的貨幣性擴張,強監管嚴調控會是未來的常態。在這種形勢下,中國銀行業可能正面臨著新一輪的大額不良資產暴露局面。因此,如何有效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同時又能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尤其是中小企業的發展,將是銀行業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

銀保監會公佈的二季度銀行業不良貸款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達1.96萬億元,較上季末增加1829億元;不良貸款率達1.86%,比上季度末上升0.12個百分點。

證券時報記者瞭解到,二季度新增不良貸款規模和不良率之所以出現快速上升,主要是因為農村商業銀行的不良風險開始加速暴露。如何加快對不良資產的處置,成為當前監管部門研究的重點問題之一。

王彤:批量轉讓不良是首選

面對不良貸款加速暴露的風險,加大對不良貸款的處置力度成為當務之急。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總裁助理王彤表示,在新一輪的銀行改革開放過程中,不良資產問題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坎,必須要解決好,這個問題不盡早解決只會越拖越嚴重。而在目前銀行解決不良貸款的所有方式中,批量轉讓是首選。

王彤解釋稱,批量轉讓有以下三大優點:

一是效率高。只要銀行把不良貸款批量轉讓給資產管理公司,銀行就實現了這部分“有毒”資產的出表,資產管理公司則通過專業化的運作,可以使這部分資產的價值得到提升。

二是價格合理。我國現在的不良資產市場非常發達,已經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有明顯的上下游產業鏈,價格競爭比較充分。銀行在這個時候集中向市場推不良資產包,可以獲得比較合理的價格。

三是將不良資產從銀行體系剝離,有利於防範道德風險、有利於防範對社會信用的破壞。

章更生: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要改變傳統打法

建設銀行副行長章更生23日在“2018中國銀行業發展論壇”上談及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時表示,需重點解決三個問題,即銀行怕貸、銀行放貸積極性和銀行對小微企業服務打法問題。

“銀行支持小微企業怕出現不良。”章更生稱,為此,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向銀行開放有關數據信息,以解決徵信問題;同時,對銀行小微客戶不良要加大容忍度。

對於銀行支持小微企業的積極性方面,章更生認為,在現有支持政策基礎上,一是針對小微企業不良處置,有關方面要給予更寬泛政策;二是可在現有的定向降準政策基礎上再進一步激勵;三是可制定小微企業貸款新增佔比要求。

章更生表示,小微企業的特性決定銀行必須要用針對其特點的做法,包括簡化業務流程、充分利用大數據破解信息不對稱的難題,運用移動金融打造方便小微企業貸款的環境等。

章更生表示,目前市場上一些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的貸款利率定得過高,小微企業即便貸到了款,由於貸款成本造成負擔過重,經營也難以維繼,因此需要對利率上限作出規定。

天津金融資產交易所

是根據財政部相關批覆精神,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設立我國第一家金融資產交易機構,成立以來,累計成交餘額超過2萬億元,其中不良金融資產交易餘額超過5000億元,是我國不良金融資產交易高度集中、專業、安全、透明和權威的市場,有1700百多家金融機構在天金所開展金融資產交易業務,擁有專業化的機構會員超過45萬家,有2000多家分十個行業細分的活躍的投資機構會員,有超過478萬註冊投資者。

天津金融資產登記結算公司

是繼中證登、中債登之後的,我國第三家獨立、專業化、全國性的第三方登記結算機構,是我國金融體系建設與完善必備的基礎性工程。天金登自成立以來,充分發揮天津濱海新區“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在規則體系、系統開發、業務實踐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文章綜合自新浪財經、證券時報,內容僅供學習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