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工程质量控制

砌体工程质量控制

砌筑准备工作

砌体工程质量控制

测量放线

1、根据设计要求将门洞和有水房间砼导墙的位置,用墨线在楼面进行标注。

2、按墙段实量尺寸、洞口位置和砌块规格尺寸绘制砌体排版图。

砌体工程质量控制

绘制排版图

混凝土导墙

砌体工程质量控制

导墙成型和水电预埋

1、木方加固间距600,同时上口用模板条控制导墙宽度(过梁、拉梁和压顶均采用此方法加固)。

2、厨卫间、外墙导墙高度不低于200mm;出屋面导墙高度不低于600mm。

3、水电预埋应在浇筑前完成,要求定位准确,加固牢靠。

砌体工程质量控制

导墙混凝土浇筑

砌筑要点

砌体工程质量控制

设置皮数杆

1、砌筑时一定要设置皮数杆并带线,保证“上跟线,下跟棱,左右相邻要对平”。

2、灰缝应横平竖直,内墙水平和垂直灰缝饱满度均应≥80%,外墙灰缝饱满度均应100%。

砌体工程质量控制

灰缝饱满丏横平竖直

3、蒸压加气砌块灰缝水平厚度为15~20mm。

4、蒸压加气砌块采用切割机或专用工具切割,严禁用刀砍。

砌体工程质量控制

与用切割机

构造柱和拉结钢筋

砌体工程质量控制

构造柱钢筋

1、构造柱纵向钢筋不应小于4Ф12并符合设计要求,箍筋采用Ф6@600并符合设计。

2、构造柱纵向钢筋顶部和底部应锚入混凝土梁或板中。

3、拉结钢筋应沿砌筑全高设置,间隔不应超过500mm并满足设计要求。

砌体工程质量控制

拉结钢筋

构造柱和拉梁

砌体填充墙净高>4.0m时设置拉梁;砌体填充墙长>2H时设构造柱,砌体填充墙长>5m时亦可采用中间加设构造柱,同时应满足设计要求。

砌体工程质量控制

构造柱和拉梁

构造柱(1):马牙槎和浇筑口

砌体工程质量控制

留置马牙槎

1、构造柱与墙体交接处留出马牙槎,马牙槎先退后进,宽度为60mm。

2、沿砌体马牙槎凹凸边缘贴上双面胶。

3、顶部模板装成喇叭式进料口,进料口应比构造柱高出100mm。

4、浇筑砼时应把进料口也满浇,拆模后将突出的混凝土打凿掉即可。

砌体工程质量控制

浇筑口设置

构造柱(2):模板加固

1、构造柱模板的对拉螺杆宜设置于构造柱中。

2、对拉螺杆距离上下各150mm,中间距离≤600mm。

砌体工程质量控制

构造柱模板

墙体顶砖

砌体工程质量控制

填充墙顶砖(一)

1、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隙,待填充墙砌筑完并应至少间隔7d后,再将其补砌挤紧。

2、顶砖高度宜为200mm,倾斜角度在45°-60°之间,“倒八字”砌筑,采用三角形混凝土预制块收口,保证顶砖砂浆饱满,防止梁底通长裂缝的出现。

砌体工程质量控制

填充墙顶砖(二)

门窗洞口

砌体工程质量控制

预留门洞口

1、当门窗洞口大于1000mm时,应加设与墙同厚的钢筋混凝土门窗过梁、窗台板;宽1000mm及以下的门窗洞,采用钢筋砖过梁时,其入墙长度不宜小于250mm;过梁入墙长度不够时,应进行植筋或打入膨胀螺栓再焊接。

2、可采用预制混凝土过梁,但过梁尺寸需满足规范要求。

3、金属门窗框预埋件的数量、位置、预埋方式、与框的连接方式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建议采用预制混凝土块补槎,便于门窗安装的固定,保证门窗的稳定性。

砌体工程质量控制

预留窗洞口

墙体开槽和修补

砌体工程质量控制

放线定位

1、墙体开槽前,应先根据控制线在墙面上将部位、尺寸标注清楚,然后用专用工具进行施工。

2、槽宽小于40mm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分两次补槽,槽宽大于40mm采用细石混凝土补槽。

砌体工程质量控制

切槽整齐精细

3、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砖墙砌筑时与水电预埋同步施工,这样即可保证砖墙的稳定、牢固与美观,同时也保护了预埋管线,避免了开槽影响砖墙尤其是半砖墙的整体稳定性。

砌体工程质量控制

补槽平整

墙体开孔

砌体工程质量控制

空调穿墙预制块

1、外墙空调开洞采用砼预制块,规格尺寸和位置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并可做成内低外高,避免雨水倒流。

砌体工程质量控制

电箱预制U型预制块

2、强弱电箱预埋时采用U型砼预制块,减少剔凿,避免墙体开裂隐患。

砌体工程质量控制

定型化预制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