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思維原創,《延禧攻略》里的中醫梗,你知道嗎?

近日,大火的宮廷劇《延禧攻略》迎來收官,很多觀眾意猶未盡。草根抗權貴,撕逼甚爽,劇中服飾、人物形象等也常居熱搜話題榜首。

筆者也愛看,但作為中醫學者,對其中涉及的醫學更為關注。今天,我們來回顧一下,劇中都有哪些與中醫相關的東西?

中醫思維原創,《延禧攻略》裡的中醫梗,你知道嗎?

認識一中醫名人

看《延禧攻略》必須認識一位中醫名家便是裡面的御醫——葉天士。

可以說本劇裡治療有效的醫案,基本和這名葉天士有關。在劇中,葉天士醫術精湛,能藥到病除,女主有事沒事都找他診治一番。

其實歷史上葉天士確實為著名的醫家。葉天士,又名葉桂,清代著名醫學家,四大溫病學家之一。其突出著作《溫熱論》,為我國溫病學說的發展提供了理論和辨證的基礎。

中醫思維原創,《延禧攻略》裡的中醫梗,你知道嗎?

他首先提出“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逆傳心包”的論點,概括了溫病的發展和傳變的途徑,成為認識外感溫病的總綱;還根據溫病病變的發展,分為衛、氣、營、血四個階段,作為辨證施治的綱領;在診斷上則發展了察舌、驗齒、辨斑疹、辨白疹等方法。其勤奮好學,博覽群書,醫術精湛,醫痴之稱實至名歸。

認識“金瞳”

劇中愉貴人生下了五阿哥,五阿哥出生時,卻因為金瞳,險被高貴妃活埋。那麼,什麼是金瞳呢?

其實所謂的金瞳,只是眼黏膜黃染而已,是由於體內膽紅素瀦留,血清膽紅素增高導致的黃疸。劇中的葉天士出來解釋,也交代了五阿哥只是病理性的黃疸,常與產婦膽汁嚴重淤積有關。

中醫稱之為胎黃,主要由於脾胃溼熱或寒溼內蘊、肝失疏洩、膽汁循環不循常道而外溢於肌膚。其形成的原因主要為胎稟溼蘊,如溼熱鬱蒸、寒溼阻滯,久則氣滯血瘀,胎黃的病變髒腑在肝膽、脾胃。

中醫思維原創,《延禧攻略》裡的中醫梗,你知道嗎?

對於劇中的黃疸,筆者按劇情的發展分析如下:首先自愉貴人懷孕以來經常吃滾燙的甜烤餅,還有各類的糖糕,完全代替了主食。甜食、糕點之類滋膩礙脾,經過火烤更是溫燥傷陰,脾胃被稱為酒囊飯袋,倉廩之官,其掌管人體的受納運化之功能。但是甜食生痰、甘生溼,而脾臟怕被痰溼所困,故常吃甜食必將傷脾陽,影響脾的運化能力。

故愉貴人便是溼熱內蘊之體,加之愉貴人此前常受貴妃之恐嚇,受僖嬪姐姐之死的影響,肝鬱氣滯,便形成溼熱內蘊,氣滯血瘀的格局,故小孩便是溼熱鬱於肌膚,氣不得運,血不得行,膽汁外溢,以致鞏膜發黃。

對於此類黃疸,醫生除常用青黛、紫草、乳香等清解熱毒,活血化瘀藥退黃外,還常用綠茶來外洗。

認識情志致病與情志治病

劇中,乾隆因頻繁接見外使染上疥瘡,全身紅疹,奇癢難耐。

首先我們瞭解一下疥瘡,疥瘡主要表現為皮疹搔抓易流黃水,奇癢,體胖,乏力,肢困,或伴有口苦,口甜,或伴有皮疹有脂水溢流等,苔厚膩,脈濡數。

中醫思維原創,《延禧攻略》裡的中醫梗,你知道嗎?

《諸病源候論》雲:“疥者,……多生於足,乃至遍體。……乾疥者,但癢,搔之皮起幹痂。溼疥者,小瘡皮薄,常有汁出,並皆有蟲,人往往以針頭挑得,狀如水內瘸蟲。”以皮膚皺褶處隧道、丘疹、水皰、結節,夜間劇癢,可找到疥蟲為臨床特徵。

本病由接觸傳染所致。其傳染性很強,在一家人或集體宿舍中往往相互傳染,集體發病。中醫認為多因溼熱內蘊,蟲毒侵襲,鬱於皮膚所致。內用法一般為清熱化溼解毒為法,外用一般用硫黃軟膏(霜)硫黃,此為古今治療疥瘡的特效藥物。

而劇中的乾隆是多方診治未見好轉,而最後一口老血便好了,這是為什麼呢?

筆者認為是皇上勞累過度,正氣不足,加之外交之事繁雜,思慮過多,七情太過,能使人精神異常,故劇中皇上即使疥瘡好轉,但瘙癢感仍明顯,便煩躁不安。

張從正廣論之曰:悲可以治怒,以愴側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謔浪褻狎之言娛之;恐可以勝喜,以迫遽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以汙辱欺罔之言觸之;思可以治恐,以慮彼志此之言奪之。

故葉天士認為必須要激怒大王才可治癒此疾,所以女主激怒皇上吐一口毒血,疥瘡很快痊癒。

認識中風-中臟腑

劇中高貴妃趁亂將皇后推下了閣樓,皇后便昏迷不醒,醒後行走不能。有明顯的頭部外傷後致瘀血阻滯導致腦脈痺阻或血溢脈外,突然昏僕,不省人事等,此為中醫所說的中風-中臟腑。

中醫思維原創,《延禧攻略》裡的中醫梗,你知道嗎?

中臟腑又有閉證與脫證之分。閉證以邪實內閉為主,屬實證,治療宜祛邪為先;脫證以陽氣欲脫為主,屬虛證,治療宜扶正為主。閉證、脫證皆為危急重證,兩者證情截然不同,治法各異,故必須辨證明確,才能正確醫治。

劇中的皇后主要症狀是突然昏僕,不省人事,牙關緊閉、口噤不開,面白唇暗,靜臥不煩,四肢不溫等。故可考慮閉證中的陰閉為主。陰閉當以辛溫開竅,豁痰熄風為法,代表方有滌痰湯配合灌服或鼻飼蘇合香丸等。

中醫思維原創,《延禧攻略》裡的中醫梗,你知道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