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搶兒子又搶孫子,兒媳婦反抗有錯嗎?

婆婆搶兒子又搶孫子,兒媳婦反抗有錯嗎?

1.

婆媳關係一定是這個世界上最難處理和調和的關係了,這麼說,應該沒人反對吧?

一般我們所說的婆媳關係不好,多數是因為在“爭搶”老公,若是你的婆婆連你的兒子都要“搶”,你怎麼辦?

杭州一個媽媽,她的婆婆總是趁她不在家的時候,對她的兒子說:“你媽媽不要你了。”“奶奶才是最愛你的人”“別理你媽媽,她只是個餵你喝奶的”

這位婆婆的做法就算是外人看來,都是過分至極的。她自以為鞏固了和孫子的關係,就能擠掉兒媳婦,做這個家裡兒子和孫子永遠的話語權者,卻不知道,這根本就是在摧毀這個家庭。

她每天給孫子灌輸的這種媽媽不在家就是不要他的思想,會讓孩子在本該跟媽媽產生最親密關係的年紀,卻只能衍生出恐懼和害怕……

這種看似是婆媳之間的爭奪戰,其實是親子關係和夫妻關係的錯位!

婆婆在夫妻關係中橫插一腳,已經是越界了,卻還妄想在媳婦和孫子的親子關係中再插一腳,兩次破壞家庭平衡,這個家,遲早被她毀了。

2.

有時候,沒我們總覺得婆婆管管家裡的事也無可厚非。但其實這樣的做法才是錯誤的。

一個家庭,想要關係和諧穩定,夫妻關係必須是這個家庭的主導。任何的第三方關係(如公婆與丈夫,夫妻與孩子)超越了夫妻關係,成為主導,這個家庭一定會有兩種常見的糟糕的家庭關係:1.婆媳大戰2.戀子情節

前一陣,朱雨辰和他媽媽在綜藝節目裡的表現,引得大家討論紛紛。他媽媽因為太過強勢的一番對兒媳婦要求的言論:希望兒媳婦能為兒子奉獻一生,打掃家務,下得廚房。她自己就是這麼過了一輩子,也要求未來的兒媳婦如此過一輩子。

引得眾路網友紛紛表示:“幸好自己不是他家兒媳婦”“有這樣的婆婆以後日子怎麼過”。

這樣的婆婆,以後一定會造成親子關係越界夫妻關係的情況。因為這樣家庭長大的孩子,往往對母親過分依賴和信賴,在媳婦和母親產生矛盾的時候,會毫不猶豫的站到母親一方,久而久之,夫妻關係淡了,何談家庭幸福呢?

婆婆搶兒子又搶孫子,兒媳婦反抗有錯嗎?

3.

長期不糾正這種錯誤的關係,就會讓家庭關係混亂,孩子也變得不知道該聽誰的,到時候給家庭造成的傷害,一定是巨大的。

處於青春叛逆期的樂樂,經常性的搶錢犯事,派出所進了不知道多少遍,可是在他媽媽管教他的時候,他會表現出明顯的仇視意向。

媽媽小米焦急又傷心。幾次溝通無果之後,就帶樂樂去看心理醫生。

心理醫生給出的結論是,樂樂是個非常沒有安全感的孩子,他所有的叛逆行為,都是渴望父母更多的愛。

小米很奇怪,她自問從小就對樂樂關心關愛一樣不少,孩子怎麼會缺乏安全感?

深挖原因,原來是因為樂樂的奶奶。樂樂奶奶總覺得兒媳婦是外人,非常討厭小米,幾乎天天都要吵架。也因此,小米和老公的感情越來越淡。

更過分的是,樂樂奶奶經常在背地裡和樂樂說:“你媽媽是壞蛋,她不喜歡你,你長大了一定要孝順奶奶和爸爸,別孝順那個女人。”

小米這才知道,她白天上班不能照顧孩子的時候,婆婆都給孩子灌輸的是這樣的想法,也難怪孩子越來越討厭她。

又是一個搶了兒子又搶孫子的婆婆,將這個家庭的關係整的破碎不堪不說,還將樂樂變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因此,家庭關係必須明確,教育的主導權一定要掌握在夫妻的手裡。

4.

家庭關係裡,丈夫的不作為,也是很大的問題。若這個男人能在妻子和母親發生矛盾時積極調和,而不是做一方的支持者,既給妻子尊重和寵愛,又給母親安全感,很多問題也就不會出現了。

家長們,還是要切記,夫妻才是育兒的一把手,長輩只能是協助者。

一個最好的家庭關係,一定是父母相愛,孩子也與父母相愛。充滿和諧和愛的家庭,有明確的主導關係的家庭,這樣的家庭培養的孩子,才能有足夠的安全感。

若是孩子受到傷害,安全感不足,12歲之前父母還有可能彌補,可是之後,父母與孩子之間只能漸行漸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