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命開始的第一天,就該補充營養了,不然將影響他一生的健康

孩子生命開始的第一天,就該補充營養了,不然將影響他一生的健康

從懷孕到寶寶兩歲,是最重要的補充各種營養的時間。大概1000天左右,如果寶媽們錯過了這個黃金時間,以後後悔都來不及!

用這1000天,為孩子以後一生的健康打好基礎,我們不希望孩子的學習教育輸在起跑線上,那就更不能忽視身體健康這個生理起跑線:出生15天攝入魚肝油、一個月開始補鈣、四個月的時候補鐵和鋅;同時還應該兼顧益生菌和DHA。學問多多,今天我們一一道來。

孩童時期的營養做得好不好,對孩子一生都有影響。

孩子從被孕育的那天開始,是他生命中的第一天,到兩歲期間的母嬰營養做的如何,能夠影響他一輩子的健康。

如果缺乏營養,寶寶最容易患的病就是貧血症,尤其以缺鐵性貧血為甚。

不要覺得貧血是小病。據統計,在2010年的時候我國五歲以下的兒童因為營養不良的死亡率就已經達到了13%,那兩歲以下的孩子就更不用說了,6-24個月是孩子患貧血症最高的時期,三歲以後發病率逐漸降低,但是由於孩子的抵抗力和耐受力不好,依然是很嚴重的問題。

因為從6個月-24個月是寶寶從母乳過渡到餵食的階段,在過渡期間內,寶寶輔食質量不高或者營養不足,就很容易引發缺鐵性貧血。

所以,給寶寶選擇輔食的時候,最好選含有動物性的食物,單純地蔬菜和水果含鐵量少,不如動物性食品含鐵量高,就容易引起貧血。

家長們要細心觀察,如果在這期間內,發覺孩子面色不好,也不如原來活潑愛動,需要去醫院就醫哦!

這個1000天來補充營養的結論,是經過大量營養家和醫學專家共同研討出來的,孩子早期的營養狀況不僅影響著孩子的一生,還有可能關乎國家未來的人口素質。

如果這1000天內你的孩子營養不良,其造成的傷害將會是不可逆的。

短期內你就會發現孩子:身體和腦力發育緩慢,免疫力低下,患病率提高甚至死亡;

長期來看:智力停滯不前,身體承受力低下,以及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概率增加。

所以,改善孩子的營養健康狀況,不僅是一個家庭的責任,更是全社會的責任。

第65屆世界衛生大會通過了孕產婦和嬰幼兒營養全面實施計劃,要求各成員國將改善兒童營養提升為國家戰略,納入國家總體發展規劃。

在2012年的時候,哥本哈根共識將降低學齡前兒童營養不良狀況作為全球發展的重大問題。

孩子只有在生命的前1000天裡做好營養補充,才能有效預防前文所說慢性病。

究竟如何做好寶寶的營養補充?

飲食:懷孕時母親的飲食要清淡,少油膩,注重搭配營養;少食多餐,不要一頓吃太多;保證每日攝入足夠的碳水化合物,來防止身體產生酮體對孩子的神經系統造成損傷。

葉酸:懷孕時期葉酸不能少,否則可能會導致孩子身體畸形、唇顎裂以及心臟出現問題。

補鐵補鈣:碳酸鈣是目前安全性最高、吸收性也是最好的鈣質,奶製品、蝦、豆類以及新鮮果蔬都含鈣,孩子和孕婦都要補哦;如果懷孕期間媽媽貧血嚴重,會影響孩子的智力和身體發育。所以,鈣鐵都不能少,但是不要同時服用,前後相差一小時以上比較好。

補碘:碘能影響孩子的智力能力,但是別過量。

補鋅:嚴重缺鋅會影響神經系統發育,補鋅能讓孩子有食慾,能吃才能健康。

長鏈不飽和脂肪酸:能幫助寶寶視力和腦部發育,這種物質中含有的DHA,就是影響孩子智力和視力的重要物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