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雪球1,股神巴菲特從小就是個財迷

我們講完了《積極型資產配置指南》這本書,主要講了我們怎麼利用週期性,用什麼方式來合理的配置資產。規避不必要的風險,合集太長也發不了,只能留言拿了。現在開始講巴菲特的

《滾雪球》告訴我們怎麼選擇好公司好生意,看看股神是怎麼做投資的。如果文章篇幅過長不便閱讀,原稿在鵝裙932-434-027或留言,歡迎持續關注。

滾雪球1,股神巴菲特從小就是個財迷

1999年7月的太陽谷年會,這是一個高逼格的盛會,各行各業的精英和翹楚的聚會,而沃倫巴菲特自然是焦點中的焦點。但在這個科技股狂歡的時代,巴菲特不投資科技股,讓伯克希爾哈撒韋的業績顯得有點落伍,而巴菲特似乎也顯得有點過時。大家追捧的都是互聯網公司新經濟領袖們。但巴菲特還是做出了精彩的演講,此次演講也造就了很多經典的語錄:短期市場是投票機,長期市場是一個稱重機;投資對你的一個好處就是延遲消費;關於投資只有兩個問題,你想得到多少回報,你想什麼時間得到回報。巴菲特說,所謂利率是對時間的定價,金融中的利率就是相當於物理學中的重力,利率變化所有的金融資產都會發生變化。伊索說,一鳥在手好過雙鳥在林,但在金融市場未必,1999年利率處於低位,大家在減少儲蓄,正在用前所未有的價格去追逐林子裡面的鳥。這就是一種典型的貪婪。

巴菲特確實有意思,他站在臺上嘮叨,差不多指著鼻子罵了,意思是,你們下面這些科技大佬們,都嚴重高估了。臺下的其他嘉賓臉色相當難看。但巴菲特不管,他繼續說,有且只有三種方式股票繼續上漲,第一是利率繼續下降,第二是投資人繼續追加投資,第三是經濟增速快於以往正常情況。

但當時利率低無可低,投資也已經趨向極限,至於經濟能不能因為創新引發繁榮,巴菲特說,雖然創新可能讓世界擺脫貧困,但歷史上創新的投資者都沒有什麼高興的結果。他舉例美國2000家汽車公司,汽車也是工業文明最偉大的創新,但最後只有3家企業活下來。而且這3家公司一度低於賬面價值。投資人幾乎沒在汽車文明中賺到錢,大部分都是損失慘痛或者血本無歸。

還有飛機,歷史上投資航空公司的人,幾乎都沒賺過錢,巴菲特還舉了石油的例子,他說,看起來有故事的東西,總是很好推銷。這讓臺下的人開始坐不住了,大家感覺到相當的尷尬。儘管巴菲特把話說的這麼明白,但大家不會因為老巴的預警而離場,只會認為這個老頭落伍了。這就是巴菲特的悲哀,他總是被很多人當成偶像,受到大家追捧,但是他很難說服別人。這次太陽谷的演講,是他在30年的時間裡,首次發表預言。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了, 2000年開始美國科技股泡沫破裂,股價暴跌,大批公司倒閉。

比巴菲特更愛教人的是查理芒格,這個人我們會在後期《窮查理寶典》講到,他是個業餘科學家,跨學科知識豐富。他是巴菲特的第一挑戰者,會否定巴菲特的每個建議。而巴菲特要做的就是要不要聽芒格的否定計劃。這兩個人搭檔天衣無縫,但在1999年他們的觀點是一致的,就是不看好股市,更不看好科技股。巴倫週刊還發了一篇文章嘲笑不懂科技的巴菲特,《沃倫,你怎麼了》。認為巴菲特已是明日黃花,成為了過去時。在這年底,很多巴菲特的追隨者紛紛放棄了價值投資,轉向IT股,巴菲特卻一直堅持。這得益於他的內部記分卡,這個在他的金融決策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這個留到以後講,我們從頭說起吧!

沃倫巴菲特的祖上是法國後裔,為了躲避宗教迫害逃到了美國,開農場為生,傳了幾代後,巴菲特家族追逐淘金熱,來到奧馬哈,開起了雜貨店。從他爺爺起就留下了祖訓,一定要量入為出,花的要比賺的少才行。這也成了巴菲特家族的傳家寶,他爸霍華德出生於1903年,學的是新聞學,畢業後賣起了保險,但對政治執迷。在工作中結識了他的母親利拉,並很快結婚定居奧馬哈。成為了一個共和黨支持者。他爸認為柯立芝繁榮能夠持續下去。但這一切註定是幻覺,1929年10月29日,美國股市崩盤。

在大危機的第二年8月30日,沃倫巴菲特出生了,這是他們家的第二個孩子,上面有個姐姐,下面有個妹妹。而此時他父親霍華德已窮困潦倒,工作的銀行倒閉,想回到家裡的雜貨店工作。但他爺爺支付不起多一份的工資,但他爺爺還是保證了不讓他們家人餓肚子。

當時巴菲特一家經歷著大蕭條,大街上都是排隊取款的人,一家家的銀行因為擠兌而破產。此時,巴菲特的父親經人介紹找到了一個股票經紀人的工作,賣的都是相對保守的公用事業類股票或政府債券,大家正在尋找避險資產,所以生意還不錯。

隨著民主黨的羅斯福總統上臺,開啟了羅斯福新政,但霍華德這個共和黨的擁立者卻不滿意,他認為民主黨的特權代表會把美元引向滅亡。此時他爸爸的身體並不好,患上了心臟病,母親利拉更糟糕。巴菲特說,他媽媽經常會翻臉比翻書還快,發脾氣發的沒緣由,還容易翻舊賬,無休止。巴菲特小時候,就是在這種責備中長大的。那個年代,維持生活極其不易,而巴菲特他們家雖然生活水平在下降,但總體來說比其他人過的好。

巴菲特從小就愛上學,理由是,不想跟他母親待在家裡。從這時起他就對數字好奇,專門拿筆記本記錄穿梭的汽車號牌,無聊的統計汽車號牌上數字和字母出現的頻率。他甚至自信道,如果某天有銀行被搶,他大概能憑藉這些記錄幫警方破案。巴菲特是典型的頭腦發達四肢簡單,體育是他最大的弱項,幾乎找不到自己能勝任的運動,乒乓球是他唯一討厭的運動。

巴菲特對商業格外敏感,他喜歡收集瓶蓋,用這些做統計,通過分類他能夠了解哪些飲料在哪些區域更暢銷。小學沒畢業就熱衷於看世界年鑑這種綜合統計資料,相當於一份世界經濟社會的年報。他還喜歡打橋牌,喜歡這種能夠體現智商的遊戲。

6歲的巴菲特,就懂得做生意了,他從爺爺那裡買來口香糖賣給鄰居,賺取差價。或者把可樂批發來,散裝賣出。還主動去賣報紙。最後把這些賺來的錢存到銀行。他10歲時還去高爾夫球場外面撿球,然後出售二手高爾夫球。還去奧馬哈大學的足球場,叫賣爆米花和花生。甚至總統大選,都成為他的商機,他收集各種勳章,賣給支持者們。巴菲特跟他爸不同,誰當總統無所謂,他的興趣更在於賺錢。他經常在他爸的公司轉,對於股市越來越感興趣。特別痴迷於在黑板上寫股票價格這個事。

那麼巴菲特是怎麼接觸到股票的呢?隨後小巴菲特還有哪些傳奇故事呢?咱們下次再講。(由於明後兩天有事,不能更新了,之後補上。)

前面分析了海康威視,格力電器,京東方和貴州茅臺等大家熟悉的公司,搜李康研報往前瀏覽。

通知:由於醫藥企業分析專業性強,篇幅較大公開效果不好。所以對於醫藥類分析就不再公開了,留言來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