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越「酸」的人,越容易得脂肪肝?原來都是這一器官惹的禍

尿越“酸”的人,越容易得脂肪肝?原來都是這一器官惹的禍

去過醫院檢查的人都知道有的檢查會需要提取人的尿液,這是因為人的尿液能反映人身體的某些狀況。

尿液可能與脂肪肝有關,你知道嗎?

尿液中的大部分物質都是被人體代謝的廢物,在患病期間通過檢測尿液中的物質可以發現許多人體代謝疾病。

尿越“酸”的人,越容易得脂肪肝?原來都是這一器官惹的禍

最近,有科研人員發現了一種新的尿液測試方法:尿液的ph值。而且很可能這指標還與脂肪肝有關。

這結論咋得出來的?

一些醫生也發現尿液ph值較低的患者,(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酸”),將來患脂肪肝的風險較高。

研究人員深入研究了尿液ph值與脂肪肝之間的關係。他們召集了數千多名志願者,並將他們分成四組。結果表明,低ph值組患脂肪肝的風險明顯較高。

尿越“酸”的人,越容易得脂肪肝?原來都是這一器官惹的禍

為什麼尿液的低ph值與脂肪肝有關?

尿液的大部分成分主要都是水,另外其中還含有許多微量物質,如尿酸、草酸等人體排洩出來的廢物。

尿液ph值的正常範圍是5.5~6,高於這個範圍表示尿液呈弱鹼性,低於5.5表示尿液呈弱鹼性。

原來根源還是在嘴上。

尿液的酸鹼水平與飲食密切相關。肉類、高脂肪和高熱量食物可以降低尿液的ph值。

尿越“酸”的人,越容易得脂肪肝?原來都是這一器官惹的禍

換句話說,吃的食物本身酸性越強,或者轉化成脂肪的比例越大,尿液的ph值就越有可能波動。

這一研究結果對我們實際生活有何指導意義?

通過科研人員的這一研究結果,給我們提供了另一條解決問題的思路,我們可以通過控制平時吃一些太酸的食物的頻率,進而預防和控制脂肪肝的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