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市|關璋村:「幸福阿昌」好日子越來越紅火

州市|关璋村:“幸福阿昌”好日子越来越红火

梁河縣曩宋阿昌族鄉是全國僅有的三個阿昌族鄉之一。2015年7月以來,雲南省在德宏州啟動阿昌族整鄉推進整族幫扶項目,作為梁河縣整鄉推進整族幫扶攻堅戰中打造的“阿昌美麗宜居休閒旅遊第一村”——關璋新村,從此走上了打造鄉村旅遊產業的道路。在當地政府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下,關璋村迎來了全新發展的春天。

州市|关璋村:“幸福阿昌”好日子越来越红火

關璋新村新貌

打造“幸福阿昌”新生活

走進關璋新村,整個村子洋溢著民族團結進步的幸福氣息,不僅一副副頌黨恩的對聯格外醒目,在雪白的牆上,還印著阿昌族元素的“青龍白象”以及“葫蘆圖案”,就連旁邊的路燈設計也充滿阿昌族創世史詩的影子。

關璋新村是菸草幫扶項目的示範村之一,由受地質滑坡威脅的59戶易地搬遷戶、隨遷戶從老村搬遷而來,菸草投入專項資金3500萬元,每戶補助10萬元,並整合了易地搬遷資金建設。今年2月7日,59戶211人村民集中入住了新居。

“以前做夢都不敢想有那麼漂亮的房子,沒有黨的關心和省菸草公司的幫扶怎麼可能實現。”阿昌族村民趙興燕一邊拉著本報記者參觀自家的新房,一邊感慨地介紹說:“關璋老寨子居住環境惡劣,交通極為不便,現在搬到了新的居住點,不僅交通、就醫、就學都方便了,村裡還有了活動室、文化廣場等,簡直是過上了城裡人的生活。”

據悉,自2015年雲南省菸草專賣局(公司)對口幫扶啟動阿昌族對口幫扶後,關璋村就全面實施“幸福阿昌”工程,投資近1.2億資金在關璋村實施了產業發展、生產條件改善、民居建設、綜合提升4大幫扶工程,為關璋村鋪就了一條幸福路。

“泥巴路、土基房,寒冬臘月吃粗糧。這樣的生活景象對於我們村阿昌族群眾來說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關璋村委會主任梁桃榮介紹,關璋村90%以上是阿昌族群眾,自“幸福阿昌”工程開始後,不僅為村民們蓋起了新房,還扶持大家發展烤煙,白花油茶、滇皂莢、野山藥等種植業;同時,還投資了551.2萬元為村民發展能繁母豬、肉牛、生態魚等養殖產業,讓村民們真正實現了增收脫貧。

今年53歲的楊書昌一家是村裡有名的山藥種植大戶,他們家從老一輩開始就種植山藥。2016年,在菸草公司和當地政府的幫扶下,他爭取到三年無息貸款6萬元拓展山藥種植產業,去年採收時收入突破20萬元。今年,他又帶領18戶村民種植山藥300多畝,併成立了野山藥種植合作社,實行標準化種植管理。“現在已被訂購的就達50餘噸,到明年開挖時,每戶又可增收3—5萬元。”楊書昌激動地說。

“中國阿昌第一寨”華麗登場

在黨的關懷和掛鉤單位的大力幫扶下,如今,阿昌族群眾的日子越過越紅火,正一步一個腳印實現脫貧致富奔小康。

阿昌族是一個傳承著絢麗、神秘、多彩民俗文化的少數民族。織錦文化是阿昌族民俗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織錦工藝品以款式奇特,圖紋別緻,色彩斑斕,質地厚實著稱。

為了更好地傳承阿昌族文化,在新村打造中,搬遷新建的關璋新村投資3500萬元配套配套建成了59戶特色民居和文化展示中心、生產生活中心、文化景觀中心、體育活動中心及公共服務中心,建成了阿昌族博物館、遮帕麻、遮米麻展館和阿昌織錦館,一方面系統地展示阿昌族同胞的生產生活用具、阿昌族歷史、民族風俗和服飾文化等傳統文化,一方面又作為阿昌文化傳承、發揚的基地和平臺。

“織錦需要高超的紡織技藝,工序繁多、複雜,費時耗力,往往一機錦要織十天半月。”阿昌族青年姑娘尹春煥是關璋村傳承和弘揚阿昌文化的“召集人”,她組織阿昌族婦女進行織錦、民歌、舞蹈等培訓,通過“民族文化+旅遊”模式,用民族服飾、手工藝品、民宿體驗和蹬窩羅表演等方式把阿昌文化展示給更多的人。現在,他們巧手織造出精美的筒裙、包頭、衣服、筒帕等織錦工藝品,越來越受到眾人的喜愛,成為了競相購買的工藝珍品。

州市|关璋村:“幸福阿昌”好日子越来越红火

遊客體驗蹬窩羅

“看到越來越多的人走進阿昌村寨、瞭解阿昌文化,阿昌同胞越來越開放和富有,就會洋溢起滿滿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尹春煥說。

打造一個集生態、民族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於一體的美麗鄉村示範村。據悉,目前已經啟動的雲南少數民族康養古鎮——“中國阿昌第一寨”項目,未來將把關璋村打造成為中國阿昌美麗宜居休閒旅遊第一村,建成集阿昌特色產業、非遺展演、吃購住遊為一體的阿昌體驗式旅遊新景點。

屆時,遊客不僅可以體驗阿昌族的獨特民族活動,唱阿昌山歌、跳阿露窩羅,吃上阿昌風情美食,還可以乘坐牛車馬車等,遊覽阿昌山寨,體驗阿昌生態農業園風情,或者可以住在阿昌風情小院裡,體驗阿昌族傳統的農耕生產生活等。同時,在每年的不同時間、季節,還會在關璋村舉行不同的文化活動,豐富遊客體驗,促進阿昌族文化傳承,展示阿昌族獨特的文化風貌。

記者 楊濤源 魯 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