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眼薦書」《花間集》,一本被「低估」的文學與美學經典

揚子晚報訊 (記者 蔡震)近日,一部“詞畫合一”的《花間集》問世,在這本新版《花間集》中,讀者既能讀到溫庭筠、韋莊等18位詞家的妙詞,更可盡情把玩賞析晚唐至現當代42位頂尖繪畫藝術家的共110幅花鳥、仕女經典藏品。

「扬眼荐书」《花间集》,一本被“低估”的文学与美学经典

《花間集》作者:溫庭筠 韋莊等 編纂:趙崇祚 插圖:趙佶等 三秦出版社

《花間集》是當下高校中文系必修書目

美學大師朱光潛曾將《花間集》列為必讀的16部國學經典之一 。《花間集》是中國五代十國時期編纂的一部詞集,也是文學史上的第一部文人詞選集,由後蜀人趙崇祚編輯。該書收錄了溫庭筠、韋莊等18位花間詞派詩人的經典作品,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早期詞史上文人詞創作的主體取向、審美情趣、體貌風格和藝術成就。

《花間集》得名內容多寫上層貴婦美人日常生活和裝飾容貌,女人素以花比,寫女人之媚的詞集故稱“花間”,這些詞作都是文人貴族為歌臺舞榭享樂生活需要而寫。

但書中仍有二十多首詠史懷古的作品,反覆吟讀,印象深刻。作者們並非完全失語於社會現實、沉醉於男女情愛。正因處於興廢爭戰不斷、王朝更迭頻繁、暴君獨夫橫行、人民深受苦難的亂世,作者們以古觀今、弔古嘆今、借古諷今,抒發的歷史感慨才深刻、悲婉、蒼涼、沉摯、細蓄。

《花間集》目前已經成為當代中國高校中文系必讀書目,給讀者和學者們帶去的是文學、史學和美學的綜合價值。

「扬眼荐书」《花间集》,一本被“低估”的文学与美学经典

《花間集》文學與美學價值一直被低估

《花間集》曾因主流文化取向而被低估,但隨著文化的開放與多元,更多人對審美的需求大大增加,《花間集》的價值也被更多人發現和肯定。

陸游在《花間集跋》(之一)中曾寫道:“斯時天下岌岌,生民救死不暇,士大夫乃流宕至此,可嘆也哉!”然而,他並未因此而全盤否定花間詞,相反給了它較高的歷史評價。在《花間集跋》(之二)中,他說:“故歷唐季五代,詩愈卑而倚聲輒簡古可愛。”從前人對花間詞的評價來看,各有所執,譭譽並存,但總的傾向還是稱讚多於遣責,作為中國第一部文人詞集,《花間集》在詞中的地位,堪比詩中的《詩經》。

《紅樓夢》也對《花間集》中的代表詩人有過讚譽,所謂“溫八叉之綺靡、韋蘇州之淡雅……”溫庭筠與李商隱齊名,時人稱為“溫李”。文思敏捷,八叉手而成八韻,有“溫八叉”之稱。他出生於沒落的貴族家庭,恃才傲物,放縱不羈。一生坎坷,終身潦倒。在藝術成就上,被認為“晚唐詩詞第一人”。也是因此,他成為花間派以及後來婉約派的鼻祖,《紅樓夢》裡多次提及其人其作,可見其對曹雪芹的影響程度。

王國維曾在他的《人間詞話》中評價《花間集》:宋人詩不如詞,以其寫之於詩者,不若寫之於詞者之真也。此外,他還十分喜歡《花間集》的代表詞人韋莊,稱其:韋端己之詞,骨秀也。此外,葉嘉瑩認為《花間集》“端已用情切至,每一落筆亦自有一份勁直激切之力噴湧而出。”

《花間集》只收錄了當時傳唱度最高,同時也最具文學價值和美學價值的作品,淘汰了一大堆低俗之作,終於把歌詞從“俗”往“雅”的方向上引導,並開啟了宋詞的繁榮。

新版《花間集》詞畫合一還原美好

據該書編輯透露,新版《花間集》在以宋代晁刻本、鄂州刻本為底本,參考湯顯祖點評本等幾個重要刻本綜合勘校的基礎上,收錄全500篇,內文工整雅緻,註釋全面。更值得一提的是,新版《花間集》還收錄晚唐至近現代42位頂尖繪畫藝術家,共110幅花鳥、仕女經典藏品。

42位繪畫藝術家中,有張萱、李嵩、趙孟頫、唐伯虎、八大山人石濤、郎世寧、吳昌碩、齊白石等名家名畫,還包括兩位帝王畫家——宋徽宗趙佶、明宣宗朱瞻基。有位列“中國十大傳世名畫”的《漢宮春曉圖》《韓熙載夜宴圖》,也有號稱“中國牡丹第一圖”之稱的《國色天香圖》

「扬眼荐书」《花间集》,一本被“低估”的文学与美学经典

【仇英,《漢宮春曉圖·局部》】

中國花鳥繪畫藝術與“詞”的發展軌跡驚人地一致,他們同時成熟於五代,鼎盛於宋代,徘徊於元、明,到了清代又重新發展出各自的新方向。

「扬眼荐书」《花间集》,一本被“低估”的文学与美学经典

【餘稚,《花鳥圖冊》(其一)】

編輯坦承,該版巧妙地將“花間集”與中國花鳥繪畫藝術結合起來,隨文彩插。讓讀者在欣賞花間美詞的同時,一覽中國繪畫史上最經典的花鳥仕女藏品。可謂一部《花間集》,一部中國花鳥繪畫藝術史。

編輯表示,部分插圖也起到解析的作用,讓讀者有更加具體的想象空間,比如《花間集》中多有描寫女子妝容、服飾、生活用品等,這些對如今的讀者都是陌生的,插圖中的《韓熙載夜宴圖》就是同時代的畫作,讀者可以清晰地看到屏風等生活器具以及當時貴族女子的具體樣子。而唐伯虎的《蜀王宮妓圖》也是反映了五代時期的女子妝容,與詞中很多的具體描寫極其相似。


分享到:


相關文章: